【本报讯】(记者刘伟) 昨日来自市贸工局的一组数据令人惊喜:去年深圳每万元工业增加值耗电993.8千瓦时(不含自发电),同比下降5.5%;每万元工业增加值耗水21.3吨,同比下降12%。与此同时,每平方公里工业用地产出工业增加值14.9亿元,同比增长6.6%;每平方公里工业用地产出工业产值58.62亿元,同比增长7.9%。 两降两升,两负两正,显示“效益深圳”这根“指挥棒”在工业领域已初现威力。
工业增加值稳中趋快
去年,深圳在平板显示、通讯设备等制造行业加大力度实施上下游配套的链式发展模式,并通过产业空间的重整布局和置换,吸引了日立环球存储等“金蛋”入巢,启动了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等“超级稻”项目,工业“亩产量”提高带动“总产量”扩大。
据统计,去年深圳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工业总产值分别达2272.9亿元和9567.6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4%和同比增长21.1%,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2.2%。特别是从4月份开始,工业增加值增速逐月回升,5-9月均保持在18.0%-18.6%的区间平稳运行,10-12月达到19.4%,分别比一、二、三季度累计增速提高3.4个、1个和0.8个百分点。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速比全省和全国同期增速快2.4个和3个百分点。
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伴随速度的上升,深圳工业结构也进一步优化,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工业底盘“加重”趋势明显。统计显示,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630.78亿元,同比增长22.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1.7%;轻工业完成增加值642.12亿元,同比增长11.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8.3%。
另外,以机械设备制造业为代表的装备工业异军突起,全年完成工业产值1636.1亿元,同比增长20.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7.1%,成为仅次于电子信息产业的深圳工业第二大支柱行业。其中,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呈现三足鼎立之势。
值得关注的是,在产业集聚发展和技术改造升级的推动下,钟表、家具、黄金珠宝、纺织、玩具、皮革、印刷等深圳主要优势传统产业仍不断吐“新枝”,全年共实现工业产值966.4亿元,显示“深圳制造”旺盛的市场生命力。
工业经济效益有所提高
市贸工局专家分析说,深圳工业不仅追求速度,也在效益“钢丝”上找到平衡点。去年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64.42亿元,同比增长12.8%。一组数据更能说明问题: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68.2%,同比增加2.7个百分点;工业资产保值增值率114.9%,同比增加7个百分点;体现工业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指标之一——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03534元/人,比去年同期增长6.6%。
名牌对工业经济的拉动效应也不断显现。全市39家中国名牌产品企业去年共实现工业增加值623.3亿元,同比增长29.2%,占同期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7.4%。名牌产品企业的工业增加值率为31.2%,比全市平均增加值率高出7.4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