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民间机构发起组织的孔子标准像形象研究审定工作正式展开——先征集孔子像,经确定后将于今年6月推出统一的“真实、鲜明、切合历史实际的”孔子像。据称,这么做的原因是,目前社会上孔子像多种多样,形象不一,甚至还有神化和丑化孔子形象的现象存在,严重影响了孔子在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和人格魅力,也不利于孔子及其思想的宣传。
笔者原本以为统一孔子标准像的初衷不错,但稍加细想,便发现这纯属多此一举。
先看能不能达到“真实、鲜明、切合历史实际”之目的。众所周知,孔子生活在2500年前的春秋末期,古人唯一可以做到的,是靠画像师把人像画下来。而在当时,纸还没有发明出来,绘画以古壁画、帛画为主。从征集孔子像的要求“以唐代吴道子孔子像为样本”来看,孔子生前应该没有请画像师画过像,或者画了像也没有保存下来。
所以现今所看到的孔子像,都是历代后人的作品。而历代后人的人物画,除了参照有限的文字记载、借鉴前人的画像外,还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和艺术创作。在唐代,由于当时人物画的画风女以丰满(肥胖)、男以粗壮为美,吴道子的孔子像也不免打上那种“肥身”的时代烙印。我以为此画有可能是失真的。倘若以此为样本,又怎么能画出“真实、鲜明、切合历史实际”的孔子标准像来?所谓“鲜明”,无非是要求画出来的孔子像要与他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身份吻合———按照惯常的逻辑,这样做难免要受些“高大全英雄形象”的影响。可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人不可貌相”,与孔子齐名的苏格拉底据说就是一个肚大眼凸长相奇丑的“怪人”。
再看有没有必要“统一”孔子标准像。我以为没有这个必要。第一,孔子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在中国思想史、教育史上的地位和学术上的成就,是因为他的一部《论语》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是因为人们乐意接受“子说”、“子曰”的许多教诲,而孔子长得如何并不重要,只要“形似”即可,“似”与“是”是两种不同要求,因此极少有人去关心、探究孔子长得俊不俊、美不美;第二,目前社会上看到各种各样的孔子像,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画家、不同的绘画流派的不同表现手法,从艺术价值角度看,都是不可小觑的,应当允许“百花齐放”。事实上,面对多种孔子像,人们的认同常常多于怀疑。而搞“统一”的孔子标准像,无异于“一花独秀”,其结果就是否定了历代其他画家的孔子像;第三,一旦推出“统一”的孔子标准像,许多地方的孔庙里的孔子雕像是不是都要按照这个标准像改过来?这未免麻烦太大了———不改吧,有人会说雕像不真实;改吧,又会遇到“凭什么说标准像真实”的问题。可以想见争论必起:到底是人们已经供奉了千百年的孔子像真实,还是你现在画出来的“标准像”真实呢?
端木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