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春节,“民俗旅游”在中国各地持续升温。在北京“过春节、逛庙会”是春节传统节目。据统计,大年初一雍和宫接待游客达4.5万人,超过最大容量。世界公园“亚洲春节民俗巡游活动”吸引游客数量同比增长5倍。 为何“民俗”总是在“春节”才被人想起呢?
作为一个民族或群体,都毫无例外地生活在一定的民俗中。而中国历史文化大传统和民俗文化小传统在几千年里密切互动和互补,从而形成一个多元一体、内容丰富的动态平衡体系。民俗的张扬,表面看似乎是怀旧,或传统的回归,实质上却是民众心中情感意愿、立场观念的展演,其内里往往蕴涵着文化立场观念的转变和价值的重估。
西方人虽然不过春节,但他们对于中国农历每年有一个生肖属性,以及天干地支,12年一个小轮回、60年一个大轮回等习俗却很感兴趣。我国发行的生肖邮票,在国外也很受欢迎。由此可见,中国所独有的“民俗”文化有着极其深厚的人文土壤。
人们常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任何一种文化传统的断裂,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然而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我们不得不正视的是,中国民俗在国内面临传承式微的堪忧境况。“民俗旅游”在中国各地持续升温固然可喜,然而这何尝不是一种可悲的表现呢?民俗文化已经越来越脱离其存在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从生存状态中被抽取出来,成为一种戏剧化、仪式化、观赏性的文化商品,在一定程度上已然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力。
民俗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信仰,很显然,时下我们中的一些人已经背离了自己的信仰,春节已经成为单纯的假期,不过是又一个“黄金周”的开始。而我们所渴望的不是商品化的“民俗”,而是一种真正流淌在我们血液中的灵魂。笔者期望别总在“春节”等传统节日时才想起“民俗”,“民俗”应该时刻生存在我们身边。 (黑龙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