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随军家属就业安置难度越来越大这一严峻挑战,广州市人事局开通“广州军嫂网”,为干部身份的军嫂提供就业安置服务;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开通“广州市随军家属就业指导信息网”,为工人身份的军嫂提供就业安置服务。 据广东省军区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军嫂就业安置搭上“网络快车”以来,就业安置率连续3年稳定在90%以上。
军嫂“网”上找工作
在广州,“军嫂就业网”让这个沉重的话题渐渐变得轻松起来。广州军区联勤部政治部干事卢忠光的爱人钟宁,原在甘肃省天水市秦城区财政局工作,去年准备办理随军手续。家里人劝她不要轻易放弃“铁饭碗”。
去年底,钟宁到广州探亲,无意中听说了军嫂可以在网上找工作,便抱着“试一试”的想法登录广州市随军家属就业指导信息网。很快,她在“空岗信息查询”栏中找到了符合自己要求、离家又近的理想职位:广州市第二幼儿园办公室职员。当天,钟宁忐忑不安地将个人资料报给网站。很快,用人单位就约她见面。一周后,钟宁接到了上班通知。卢忠光夫妇欣喜地告诉记者,本来已经做好了打一场持久战的思想准备,没想到一上网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现在广州地铁公司上班的军嫂朱小慧,也是在网上找到理想职位的幸运者。小朱原是河南一个县中学的教师。3年前,在某部服役的丈夫担任股长,朱小慧符合随军条件。她利用暑期来到丈夫驻地,多方了解当地军嫂就业安置的有关政策、办事程序和接收单位情况。一个暑期过去了,电话费和登门拜访的路费花了不少,依然没有任何结果。
2004年初,朱小慧半信半疑地登录这个网站。果然,广州市关于随军家属的有关政策和用人单位信息“呼啦”一下尽收眼底。两个月后,朱小慧在网上查询到了自己的安置情况。
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的军嫂林晓萍也有同感。她在办理随军手续的同时,把简历、工作经验和联系方式也贴在了广州军嫂网上。没想到,很快便有用人单位打电话或发邮件等方式邀她加盟。林晓萍认为,就业网真正使军嫂对用人单位的选择空间大了起来,而且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直击军嫂就业网
元旦刚过,我们分别到广州市人事局、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采访,进一步了解网站的开办和运行情况。
在市人事局人才开发处,记者与军人出身的处长宋志强、调研员苏榴楚聊了起来。说起“广州军嫂网”开设的初衷,他们称之为一项“革命性的进步”。广州市驻军多、机关多,每年要接收干部身份的随军家属就有三四百人,每天咨询就业安置政策的电话简直成了热线,登门造访的军人和家属更是络绎不绝。由于信息不畅,许多热心为部队作贡献而有意安排军嫂就业的单位找不到人,可需要解决工作安置的优秀军嫂又找不到单位。
2003年7月29日,广州市人事局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广州军嫂网”开通。网站依托市人事信息网络系统和互联网技术的资源优势,实行24小时网上信息发布和咨询服务保障,及时公布国家、地方政府有关随军家属就业安置的政策规定,提供企事业单位适合安置的信息,介绍随军家属的综合条件和工作要求。人事部门在网上直接受理随军家属的安置申请,开展报批业务,利用网络向用人单位进行就业安置推荐,并在网上公布安置结果。
在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工资处,调研员卢洁莲女士向记者透露,过去军嫂就业安置工作大多进展缓慢,可自去年6月开通“就业网”后,军嫂就业安置实现了“大提速”。截至去年12月26日,331名工人身份的军嫂有半数从网上找到了合适岗位。
两个专为军嫂就业服务的网站,给广州市军嫂就业安置工作带来的变化是明显的,有人将其概括为“一多两少”、“三互动”。“一多”令人鼓舞,随军家属和用人单位通过军嫂网双向选择成功的越来越多。“两少”令人欣慰,电话或来人咨询有关政策法规的明显减少,投诉的案例明显减少。“三互动”让人振奋,较好地实现了地方与部队、用人单位和随军家属、网上无形与网下有形之间的互动,市场化匹配就业安置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网外”说遗憾
究竟有多少军嫂搭上了“网络快车”,地方人事劳动部门无法提供准确数据。主办单位有关同志认为,军嫂就业网的利用率目前还比较低,以“广州军嫂网”为例,开通两年多来点击率才3万多次。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当然,造成这种遗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宣传造势不够,网站知名度还不够高。两个网站开通时间都不算长,又都是以服务军嫂为主要目的的公益性网站,服务对象相对狭窄,所有这些从客观上决定了点击率一直不够理想。毋庸讳言,宣传上的缺乏也使许多军嫂和用人单位对网站了解不多。
少数人受传统观念影响,对“军嫂就业网”心存疑虑。采访中,记者以“你是否知道广州开通了军嫂就业网”为话题,对广州驻军部分军官和军嫂进行随机调查,超过半数的人回答“不知道”。在回答“知道”的人中,有人认为是“作秀”,解决不了多少实际问题;有人担心用人单位不讲诚信,遭遇就业“陷阱”。总体而言,不少人头脑中旧观念依然作怪,认为军嫂就业安置要真正做到“保险”,不靠组织出面解决,就要靠个人关系。
用人单位网上录用军嫂不积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站声誉。有的用人单位片面认为军嫂能力素质偏低,不愿将好的工作岗位在网上公布;还有个别单位不愿将“权力”拱手相送,尽管政府给了指令性安置指标,还是想藏着掖着等人家“找”上门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