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在广泛深入开展“四在农家”(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智慧,乐在农家爽精神,美在农家展新貌)创建活动中,市委、市政府创新思路,创新机制,转变作风,率领各级党政干部进村入户,调查研究,为农民办实事、做好事,让农民得实惠,使干部受教育,搭建起沟通党心民心的桥梁,提高了党和政府在农村的执政能力。
创新运行机制
创新“党政引导、村组自治、部门服务、资源整合”的运行机制。党政引导,就是各级党委、政府到位不越位,既把“四在农家”创建活动摆上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加强领导,协调推动,又切实保护好、发挥好农民创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农民创建的主体作用,组织动员各级各部门及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创建活动,科学引导,因势利导,不搞强迫命令,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村组自治,就是依靠农村基层组织、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发挥农民群众的创造力,自主开展创建活动,实施有效的自我管理,保障农民权益;部门服务,就是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点子、带着项目和资金,深入创建点为民办实事、做好事;资源整合,就是在引导、挂帮过程中,整合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资源,将人、财、物捆绑使用,形成合力,发挥最大效益。桐梓县大河镇七十二村坐落在黔渝公路、铁路沿线,著名的七十二道拐弯多坡长,过往汽车、火车速度慢,过去个别村民“靠山吃山,靠路吃路”,干起了非法营生。开展创建活动以来,县、镇干部进村实施综合治理,开展法制教育,提高村组自治水平,组织村民巡逻护路,帮助发展柑橘、蔬菜产业,使农民人均年收入从1000多元上升到2000多元,村民安居乐业,黔渝公路、铁路沿线也成了“文明大道”。
创新投入机制
创新“政府补助、部门帮助、社会赞助、群众自助相结合”的投入机制。各部门从政策、项目、资金上向创建点倾斜,四年来共投入2亿元。其中,各级财政补助2400万元,部门帮扶和社会捐资2500多万元,农民投资和投劳折合共1.5亿元。2004年,市委常委、市人大、市政协主要领导分别抓一个创建点,市财政投入300万元,收到良好效果。2005年市级财政投入840万元,由市委书记傅传耀、市长卢守祥率领42名市级领导干部,深入各县(市)、区指导创建工作。金融、电信、电力、烟草等企业紧密配合,纷纷捐助钱物,积极支持创建活动。据测算,包括部门帮扶资金在内,遵义市对“四在农家”活动每1元钱的财政投入,能带动5元的农民群众投入,政府以“四两拨千斤”的办法,撬动了农村巨大的消费市场。
创新发展路子
创新“着力点小、切入点实、着眼点远”的农村发展路子。各地从“七个一”和“五通三改三建”抓起,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顺民心,合民意。傅传耀感慨地说:“农村工作没有一呼百应的事,就连免农业税都有不同意见,‘四在农家’创新了农村发展路子,深受农民欢迎。”农业税取消了,计划生育工作步入制度化,农村工作抓什么、怎么抓?遵义各级干部普遍感到“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使干部有了一个抓手。习水县土城镇黄金湾村的蔬菜种植远近闻名,但因一座山与公路相隔,蔬菜要靠肩挑背驮送到山外装车,既费力又耗时,影响新鲜蔬菜外销。市、县干部进村了解这一情况后,积极筹措资金,帮助村民实现打通连接山外隧道的迫切愿望。目前隧道已经开挖,环村公路同步动工。村支书袁光亮说:“打通隧道后,运一车蔬菜出山至少节省20个劳动力。”村民热情高涨,在大种蔬菜的同时,新发展400亩龙眼,去年全村人均收入超过3000元。
沟通党心民心的桥梁
在每个创建点都用民主管理的办法运作,从群众最直接、最急迫、最实际的问题抓起,不违背群众意愿,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形式主义,不搞瞎指挥。真心诚意为农民谋发展,找致富路,沟通了党心民心。仁怀市合马镇罗村村曾是以偷盗、赌博、斗殴、抗粮而闻名的“刁民村”,村里脏乱差,村民没有安全感,干群关系很紧张。市委书记到村里推广水稻栽培技术,与农民发生拉扯,被拖下水田,围观群众不但不伸手拉一把,反而围观大笑。村委会主任赵温海说,那时,干部进村,群众以冷眼、嘲讽,甚至拳脚相迎,干部没有几人结伴不敢进村。市委书记傅传耀说,农民到底想什么?急什么?要什么?农村工作抓什么?怎么抓?干群关系如何改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给干部一个抓手,干部有干头,农民也就有盼头,基层干部有作为,在群众心中就有地位。2003年罗村村开展创建活动时,干部进村入户了解民情,村里一条年久失修的水渠让干部记挂在心。村民说,这是一条康熙年间修的引水渠,全长2.5公里,因年久失修,无人问津,村里农田无水灌溉、人畜饮水困难。修复水渠成为镇、村干部决心为村民干的第一件实事。筹措资金、组织群众,短时间内,清澈的河水重新流进村寨。如今500多亩稻田旱涝保收,人畜饮水不再犯愁。修复水渠让“冰封”已久的党群关系“解冻”。建沼气池、修公路、改厕所、美化环境、建图书阅览室、修文体场所……“七个一”和“五通三改三建”顺利展开,一年多时间,村容村貌得以改善。站在村里,能看见山上连片的枇杷,山下绿油油的竹苗和反季节蔬菜。人均年收入由1000多元增加到2000元,农民喜上眉梢。遵义县苟江镇天民村村民岑光贵说:“干群关系变了,过去群众找干部,干部在打麻将。现在干部走村串户,鱼水深情又回来了!”(新华社贵阳2月6日电) 作者:刘子富李忠将 来源: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