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煤矿安全”重要,还是“两会”重要?二者分属不同层面,本来没有什么可比性。但2月5日来自国家安监总局的信息,却不由人要给二者比一比位置:2月5日上午,国家安监总局在京召开视频会议,“对下一步特别是‘两会’前的工作做出部署”。 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强调,“当前要把节后至‘两会’期间的各项安全生产工作抓实抓细”;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赵铁锤强调,“节后至‘两会’期间,各产煤省(区、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都要认真组织开展一次煤矿安全专项检查”。
春节过去了,现在已是“节后”。据上述会议发布的2006年春节期间全国安全生产简况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切实加强春节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认真组织开展节前和节日期间安全生产大检查,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保证了今年春节期间大部分地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但安监总局提上来的心、吊上来的胆还是不敢就此放下来,因为接下来是“两会”。先是迎接春节,然后是迎接“两会”,那么“两会”之后呢?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是各级安监部门的法定与首要职责,它的职责不应只是保证春节或两会期间的“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而是要保证任何期间的“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如果只是春节或两会期间保证了“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而在其他“期间”并不“平稳”甚至矿难不断,那么,是没有理由将“保证了今年春节期间大部分地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当成成绩的。
我绝对没有期盼在“两会”期间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意思,我绝对支持“把节后至‘两会’期间的各项安全生产工作抓实抓细”、“各产煤省(区、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都要认真组织开展一次煤矿安全专项检查”。我所质疑的是一个原则问题:安监部门对不同的“期间”区别对待,似乎模糊了自己的职责、颠倒了本与末的位置———对“安全生产监管”不是不能划分“期间”,但这种划分不应以“两会”为标杆。
节日气氛不能靠短暂的麻醉营造,去年的一系列矿难并不会因“春节期间大部分地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而从人们痛苦的记忆中抹去———真正祥和、欢乐的节日气氛,来自于一年中每一刻的祥和与欢乐。“两会”是国家大事,当然也需要相应的“气氛”,但“两会”的气氛不是靠回避现实问题营造的,而是恰恰相反。当然,直面现实绝对不是放任矿难在“两会”期间发生,但有关部门却未必没有掩饰现实问题的故意,这种掩饰至少会令某些问题的严重性大打折扣。
矿难是一个顽症。人们似乎已乐观地看到了破解的希望———春节、“两会”期间能“安全”,其他“期间”当然也能够“安全”!但事情真会如此轻而易举吗?应该正视的一点是:春节期间的安全生产主要得益于“不生产”,而没有中止“生产”的河南省林州市某花炮公司、山西省晋城某煤矿不就发生“重大事故”了吗?但愿春节、两会期间的“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不是从如下一种模式中来:在“文明城市”评比、检查“期间”,坚决杜绝无证小贩摆摊设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