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8日电 7日,省长张左己向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实事求是,思路清晰,全面具体,措施有力,令每一位与会代表和委员备受鼓舞,对未来充满希望。记者注意到,在言简意赅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反复出现了一些熟悉的名词,其中“创新”一词出现次数高达17次,“自主创新”使用了8次,落实科学发展观也被先后4次提出。 这些词语使用在农业、科技、旅游等多个领域和行业,它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科学发展观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或战略机遇期提出来的一个重要命题和理论。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十五”时期,全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省经济社会取得喜人的成绩。“十一五”期间,我省继续“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全省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形成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
“创新”是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它原本的含义是创新主体通过新发现、新发明、新创造、新设计,以更准确地把握客观世界,满足人类自身需求,实现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活动。人类实践有重复性实践和创造性实践之分,只有创造性实践才是创新。而《报告》中将“创新”一词的含义演绎得更加深刻丰富。“创新发展思路、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旅游业在创新上实现新突破”等提法令“创新”涉足各行各业。《政府工作报告》之所以注重“创新”是因为它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时代,创新越来越成为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人类社会正在经历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就是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我们的政府高屋建瓴,充分意识到“创新”的必要。这为全省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和动力。
8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的“自主创新”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十一五”时期的主要任务之一。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科学分析世界发展趋势和我国基本国情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省紧紧围绕中央提出的战略决策,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优化经济结构,要着力自主创新”、“坚持自主创新,转变增长方式”、“经济发展工作安排要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倾斜”等。我们想,一个敢于并勇于自主创新的大省,必将加快科学技术发展,增强竞争力,已经进入到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加快发展的新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