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工在井上焦急地等待井下的消息搜救人员从井下救出工友矿难家属苦候亲人消息发生重大井下爆炸事故后的七台河东风煤矿
东北网2月8日电 “带血的煤炭,带血的GDP,永远都是耻辱,不是荣耀。”在省政协第九届第四次会议上,委员们在谈到安全生产在煤炭等行业的重要性时这样说。 在此次政协会议上,安全生产成为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委员们就煤炭等行业的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达成共识,指出:在一切经济建设生产中,要确立安全首当其冲的观念,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为了追逐经济效益而不顾人命。
七台河矿工张循良亲眼目睹了“11·27”东风煤矿矿井爆炸,至今,回想那段经历让他依然心有余悸、老泪纵横,因为他18岁的儿子在爆炸中丧生。42岁的张循良,在东风煤矿工作了20年,井下操作10年。2005年11月27日21时许事故发生时,在浴场上班的老张突然听到一声闷响,“那声音老大了,当时房子都摇动了。我还以为是发生了地震。”他寻声向窗外看去,只见一个直径达10余米的大火球从井口喷出,井口的一间平房顿时就被推平了!“当时我脑子里也是‘嗡’的一声震响,我意识到井下出事了,儿子张晓伟还在下面呀!”张循良疯了一般地跑到井口,可是那里已经是烟尘弥漫……
“11·27”矿难中171人丧生,171个家庭经受着失去亲人的悲痛。
血的教训还在眼前。记者从黑龙江煤监局了解到,2005年全年,全省煤矿累计发生事故152起,死亡398人(注:鹤岗非法井发生1起5人事故,因隶属关系不清未列入)。百万吨死亡率为4.2%,与去年同期78起178人相比,事故次数增加74次,上升94.9%;死亡人数增加220人,上升123.6%,百万吨死亡率增加2.3%。三人以上重(特)大事故7起,死亡231人,与去年同期9起101人相比,事故次数减少2次,下降22.2%;死亡人数增加130人,上升128.7%。????
矿难频发原因何在
据了解,我省煤炭行业目前还存在很多安全问题。鸡西、鹤岗等四大矿区中多数国有煤矿现已进入多水平开采,井深巷长,老井老塘多,双突矿井多。大部分矿井自燃发火期短,投入不足,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矿井瓦斯等级逐年增高,导致安全隐患增多。加之小煤矿点多、面广、战线长,生产力发展低,事故频发,使得我省曾一度成为我国的煤矿安全重灾区省份。
矿难频繁发生,违章操作一直是矿难发生的一个最主要的导火索。那么,为何众多的矿主还要违规操作呢?
委员们认为,一些煤矿生产工艺落后,达不到国家“一通三防”的标准,作业环境危险,急需生产改造,却仍在生产,究其根源就是矿主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一些明知自己违规生产且可能会因此受到惩罚的企业,也暗暗在心底里盘算:究竟是维持安全生产的成本大,还是事故损失外加可能受到的惩罚大?说到底,安全问题落到实处就是成本计算的问题。曾经有个企业主大胆表示:“企业选择冒风险生产并不仅仅是侥幸心理,而是一种成本选择。”即对比维持安全的成本和发生问题之后的赔偿成本哪个划算。“11·27”矿难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片面追求产量,采掘失调,接续紧张。一个50万吨的煤矿,超定员、超强度生产,造成事故扩大。这个煤矿安排了3个采区、6个采煤工作面和16个掘进工作面,下山采区没有形成正规生产系统。为了多出煤,在一个采区布置多个采掘工作面同时作业,井下作业人员高达近300人,导致事故伤亡扩大。
政府打击不够,只有政策,没有惩罚力度,是矿难屡屡发生的另一个原因。长期以来,在社会经济的规划里一直没有安全生产这方面的内容,工作指标里面也没有安全生产的指标,考核地方政府的政绩里面也没有安全生产这个内容。有些地方政府只顾“多产煤,多创造GDP”,而忽视了安全生产,使得效益架构在生命之上。加之,安全生产在部分矿主的眼中只是一纸文件,根本没有令他们惧怕的惩罚措施,使得安全生产只是“纸上谈兵”。
腐败是委员们认为矿难发生的又一重要因素。官商勾结、沆瀣一气、权钱交易,谁送钱多谁就可能获得采矿权。若想开煤矿必须具备采矿许可证、营业执照、矿长资格证书,除营业执照由当地工商局办理外,其他证照的最后核准权都在省级政府的职能部门。但是,政府职能部门可以推荐这个矿,也可以推荐那个矿,这就给他们提供了巨大的权力空间,即使煤矿各项不达标准,但只要给领导送的钱到位,就可以大大方方地开矿采煤。有的领导干部用权力入股,给黑煤矿提供保护伞。这些党政官员与黑矿主臭味相投,入“干股”,分“红利”,不遗余力地为其提供全方位服务。这就是许多地方的非法小煤窑开了关、关了开,整顿、反弹,非法开采屡禁不止的关键。湖南涟源市安平镇安监站站长接受矿主5000元贿赂后,就把一个非法煤矿转为合法煤矿。“11·27”矿难中发生瓦斯爆炸的矿井的就是一个叫做九井的小煤窑。这个严重违规本应关闭的小煤窑,一直可以生存下来的原因就是其主人是桃山区安全生产监督局的副局长彭国财。一个安监局局长腐败了,这次腐败带走了171名矿工的生命。
一半的安全事故发生在中小企业
近年来,我省一些中小企业的安全问题也比较突出。据统计,2005年我省一半以上的事故发生在中小企业,尤其是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烟花爆竹、民爆器材、建筑施工、道路交通运输、冶金等生产经营单位更是事故多发,加强对中小企业安全监管迫在眉睫。
委员们认为,目前,不少中小企业依然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片面观念,对安全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出了事故再要。”一些企业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安全生产投入严重不足,管理混乱。有的企业没有安装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对员工不进行岗前技术培训和安全生产教育,工人安全防范意识淡薄。有的民营企业由于生产规模大小不一,雇佣工人成份复杂,大多是临时工,普遍缺乏安全生产知识,存有侥幸心理,导致安全事故频繁发生。
此外,因为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行政管理体系,导致私营企业发生安全事故时,无法对私营企业业主实行行政处罚和责任追究。私营企业业主往往只是承担民事责任,不能引起业主的足够重视。受害人维权意识差,多数工人在发生事故后,不知道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的甚至自认倒霉,这无疑也给了一些不法私营企业业主以可乘之机。
针对这些问题,韩国信委员建议:安全监管部门应加强对这类企业的管理,不要使监管出现空白和缺位。针对中小企业安全生产实际,应采取多种形式,促进中小企业树立“搞好安全生产是企业的责任,是企业生产经营稳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的观念。健全机构,层层落实安全目标责任,在市、区、县(市)、各乡镇、村街、企业成立私营企业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或配备专人管好私营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对查出的事故隐患,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
让GDP不再滴血
委员们认为,既然地方政府和企业都这么在乎经济效益,那么遏止事故的发生的最好的办法就是经济手段,就是通过利益约束来促使企业对安全生产保持重视。如果政府相关部门对煤矿严厉打击,一旦抓到煤矿有违规操作事实存在,对其进行严厉的经济处罚,这样,矿主的违规操作成本远大与正常生产的成本,煤矿主趋利避害,将不再进行违规操作,矿难也将大大减少。广州、深圳、东莞等珠三角城市提出,通过与施工单位签订安全协议、实行绩效挂钩、收取风险抵押金等做法,提高施工企业的责任感;建立并实施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热心市民积极参与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来。
除了经济手段之外,有关方面也在积极地呼吁,将安全生产的指标纳入国民经济的指标体系,甚至是考核地方官员政绩的指标体系,可实行“一票否决”。“不仅要做到有人管,还要做到有足够的人管;不仅要有法管,更要做到有好办法来管。”让地方官们不得不重视安全生产,杜绝渎职、腐败的发生。
委员们指出,为了避免矿难发生应加大煤矿安全企业安全生产上的投入。通过安全生产基金、财政补偿资金、技术与科技发展资金重点支持,积极引导,调动企业增加安全生产投入的积极性。调整财政税收政策,支持煤矿企业建立健全成本体系建设,提高教育、科技、技改、折旧的成本比例,优化成本结构,并在财政税收政策上做出积极调整,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改善劳动环境,提升防灾抗灾的能力。
记者从省煤矿生产安全监察局了解到,为加强煤矿安全基础建设,我省已确定从2006年开始大幅增加对煤矿安全生产和技术改造的投入,要求所属的煤炭企业必须因企制宜,制定煤矿企业安全设施改造规划,要对现有设施、设备进行安全评估,制定更新改造计划,落实改造项目。要尽快采取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逐步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装备,不断改善安全设施条件。此外,2006年黑龙江省的煤矿安全投入总额将不少于15亿元,今年还将投入1亿元用于全省煤矿的技术改造。
人们期待着上扬的GDP抛物线箭头上,不再滴下殷红的血,而是跳动着安全和健康的音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