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河西走廊西端、戈壁深处的敦煌市因为生活和生产综合用水剧增,地下水位不断下降,生态环境恶化,特别是沙漠化加剧,对这里的文物保护构成潜在威胁。
“缺水”:使敦煌由福转祸
敦煌有着诸多宝贵的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莫高窟、阳关遗址、鸣沙山、月牙泉等名扬海内外。千百年来,敦煌的干旱缺水,使得莫高窟、敦煌壁画、经文、三危圣境等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长期关注莫高窟等文物保护的专家认为,缺水如今却成为了文物保护之害。
据介绍,敦煌市目前自有水资源总量为3.8亿立方米至3.9亿立方米,实际每年消耗量6.6亿立方米,缺口超过了2亿立方米。有数据表明,1975年至2001年,敦煌地下水位共下降了10.77米,平均每年下降0.414米。
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带来了草场退化、湿地萎缩、野生动物种群减少等诸多问题。敦煌东湖、西湖、北湖以及南山一带曾有天然林219万亩,现在不到60%。作为敦煌“绿色屏障”的天然林大量干枯死亡,对敦煌绿洲构成了巨大威胁。
专家介绍,缺水导致的沙漠化加剧成了莫高窟等文物保护的大难题。据不完全统计,在莫高窟现存的492个洞窟中,已有一半以上的壁画和彩塑出现了起甲、空鼓、变色、酥碱、脱落等病害,专家认为,它们都与风沙有一定的关系。
与文化遗产同时受到威胁的还有当地的自然景观,被誉为“大漠明珠”的月牙泉2005年以来的最低水位仅有1米。
“喊渴”:是为“声名”所累
敦煌为何遭遇缺水?有关专家认为,是为“声名”所累。
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汪万福说,敦煌的缺水缘自两个原因:一是不断增长的游客量,导致生活用水的增加;二是莫高窟风沙危害的综合治理、园林绿化等带来的用水量的不断增加,使敦煌地下水达到极限承载。记者在敦煌市区内看到,街道两旁分布着大量的酒店、招待所,每年到了旅游高峰期,大量的游客涌入,生活用水急剧增加,而生活用水多是抽取地下水。
长期关注绿洲保护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专家介绍,绿洲的生态承载能力有极限,如果人类的活动超过了绿洲所能够承受的极限,必然带来绿洲的萎缩。地下水位下降,就是绿洲开始萎缩的标志之一。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水利设施建设所造成的干扰和人类水资源利用方式的改变也是导致敦煌地下水位不断下降的原因。
疏勒河是滋养敦煌的主要水源。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疏勒河上游纷纷建水库拦水,扩大耕地面积和人口数量,导致敦煌境内疏勒河长达300多公里的河道断流,也断了敦煌地下水源的补给源;而上世纪70年代以来,敦煌各地打井抽取地下水用于农业灌溉,加速了地下水位下降。据介绍,目前敦煌全境有统计的已有1200多眼机井,每年要抽水4123万立方米,而实际的机井数量可能已经超过了1500眼,抽水量更大。
酒泉市市长陈春明说,敦煌水危机的出现也有历史的因素。占甘肃省总面积42%的酒泉市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开发的时期比较久,生态环境压力一直较大。目前境内的诸多汉唐文化遗存同样面临保护危机。
“输液”:并非治本之策
虽然环境的恶化对莫高窟等文物的影响暂时没有明显的表现,但其不利影响已经可以预见。文物、遗迹的开发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如何在吸引游客和保护文物间寻求平衡呢?
有关部门最先想到的是缺什么补什么。地下水位的下降在月牙泉表现最为明显。月牙泉的水资源危机,已引起国家和甘肃省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恢复“大漠明珠”的原貌,从2002年开始,甘肃省投资3700多万元,采用地表水与地下水结合的综合人工回灌渗水治理方案,为月牙泉“输液”,每年灌水500万立方米。回灌补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月牙泉水位比过去同期略有升高。
“输液”的方法并未得到专家们的一致认同。一些专家认为,月牙泉水位的下降是敦煌整体生态环境恶化造成的,治标必须先治本。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张明泉提出,从长远来说,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使地下水位回升,维护敦煌盆地地下水原有的动态平衡,是维护敦煌生态平衡,也是治理月牙泉水位下降的根本途径。目前,敦煌已在全市范围内禁止开荒、禁止移民、禁止打井,敦煌市还计划发展高效节水农业,逐步关闭部分农用机井,对城乡人畜饮水和生产经营性用水限量供给等。但由于目前生产和生活用水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标准,降低的难度大,成本高,短期内难见效果。
治标之策耗资巨大难以持久,治本之策短期内难以实施、难见成效,水资源危机正逼近莫高窟等文化遗迹。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如何实现共赢,是莫高窟保护的当务之急,也是国内诸多历史文化遗迹和景点共同需要面对的问题之一。文/新华社记者聂建江宋常青(新华社专稿)
网络编辑:张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