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后地区营养不良,发达地区营养过剩,高血压成广东最严重慢性病
本报今天上午消息记者廖怀凌报道:记者上午从广东省疾病控制中心获悉,广东省首次“居民膳食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申报科技进步奖刚刚通过公示,来自全省近3万居民的调查数据显示,经济落后地区居民、儿童、孕妇、乳母等人群中,营养不良是主要问题;经济发达地区和高收入人群中,营养过剩则十分突出,城市居民的超重患病率是农村的四倍。
摄入脂肪多维生素少
调查人员在三年里收集了近3万居民的饮食与健康数据,结果显示,广东省居民每天能量、蛋白质、脂肪摄入量充足,维生素和钙的摄入量偏低,钠的摄入量偏高。调查发现,广东居民饮食具有四大特点:一是大米为膳食主题,面类、杂粮和其它谷类消费量很少;二是动物性食物摄入量明显增加,特别是城市和高收入家庭,动物性食物提供的蛋白质和脂肪都超过了50%,脂肪提供的能量超过33%;三是居民膳食少糖多盐;四是奶豆制品虽有明显增加,但仍然消费量偏少,豆类供给的蛋白质仅占膳食蛋白质的3.8%,低于全国1992年的5.1%的平均水平。
城市居民吃模式西化
广东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研究所所长马文军指出,该调查表明全省营养状况有较大的改善,但农村地区居民、儿童、孕妇、乳母等人群仍存在贫血、消瘦等营养不良问题。在广东的经济发达地区,居民的动物性食物消费量持续上升,脂肪的供热比已经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城市居民与高收入人群的膳食模式已经向高脂肪、高蛋白质的西方膳食模式转变,由此导致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持续上升。城市居民超重的患病率高达26.4%,比农村的6.7%高四倍;农村居民营养不良患病率则是城市的三倍。
近七成城市孕妇贫血
调查发现,居民贫血问题不容忽视,总患病率14.2%。其中孕妇贫血率达55.2%,城市孕妇贫血率更高达68.6%,乳母贫血率城市也高于农村。为什么生活条件相对优越的城市孕妇和乳母,缺铁性贫血发生率还高于农村孕妇?马文军推测与城市女性精神压力大、胃口不好、怕影响体型而进食少等因素有关。马文军建议,使用加铁的强化酱油,对改善人群缺铁性贫血有帮助。
广东七百万人高血压
调查还发现,广东省15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7.4%,城市明显高于农村,比1991年的数据上升了17%。由此估计,广东省现有高血压患者高达718万,高血压病已经成为广东省最严重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晓航/编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