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日前发布了其《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社会现代化研究》,报告中的一些内容引人关注,也引起了一些争议。作为一份研究性报告和政策建议,其内容本身可以商榷,但在我们看来,这份报告一个值得关注的点在于,比较系统地提出了“社会现代化”的概念。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提出了实现农业、工业、国防、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80年代改革开放中,人们提出了思想也要现代化。今天,报告提出“社会现代化”,则是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对现代化理论的又一次探索。
过去若干年,由于种种原因,整个社会将现代化片面地理解为经济现代化,在很多官员那里,经济现代化又被简化为GDP的增长速度,形成了一种“GDP崇拜”。但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并不完全是一回事。确实,没有经济增长,就不可能有社会发展。社会发展是需要以经济增长为基础的。
但从世界不少国家现代化的历程看,也有可能出现“高增长、低发展”的情形,甚至落入“有增长而无发展”的困境。
近些年来出现的一些现象说明,很多地方没有能够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本报告的课题组组长提到,在本世纪末,我们的经济现代化水平将进入世界前十,但社会现代化综合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差距超过数十年。
对此,民众其实有更直观、切身的体会。尽管经济一直保持着较高增长速度,但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并没有随着经济增长而同步发展。在一些地方,一些农民在城镇遭受歧视、农民工工资被严重拖欠、矿难和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频繁发生,这些也都与单纯强调GDP而忽视民众权利保护和福利保障的发展观有直接关系。
正是针对这种情况,中央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将社会发展摆在了优先战略地位。而这份报告的价值在于,它指出了经济现代化不是现代化的全部,现代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现代化,而经济现代化却只是手段而已。
毕竟,如果GDP不能转化为民众的福利,那GDP就是没有意义的。
根据专家们的研究,社会现代化是一个高度综合的概念,它包括人口与健康、学习与工作、休闲与福利等三个领域。直观地理解,社会现代化的目标就是提高全民生活质量,关注民生,消除“绝对贫困”,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城乡平衡社会,建设信息化社会、知识化社会,普及免费义务教育,推进卫生体系现代化,增加公共卫生投入,消灭信息鸿沟。
这些目标是人人向往的,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实现这些目标。
有一些人认为,应当先推动经济现代化,然后再追求社会现代化。这种设想也许是偏颇的。经济本来只是社会事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片面强调经济增长,而忽略社会的均衡发展,必然带来很多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留待以后解决,其成本将会更高;更有可能,社会问题本身积累到一定程度,将会阻碍经济的增长。比如,如果民众收入长期低于经济增长,内需不振,则经济增长就会失去其最主要的动力。
我们提出的“发展为了人民”,应该成为社会现代化的目标;而“发展依靠人民”,决定了要构建依法行政的政府,必然要依靠公众参与的力量。也只有这样,发展的成果才能真正为人民所“共享”,各级政府才能真正把民众的福利放在其议事日程的首位。
人们经常说,“发展是硬道理”,在今天,也许可以更准确地说,社会的均衡发展是硬道理。
相关报道见昨日本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