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双城兰棱镇的菊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2004年哈市第二大招商引资企业,现在这里是一排排现代化厂房,前年,这里还是两个废弃的砖厂大坑。
农历乙酉年腊月二十七,又见到了双城“菊花”董事长张仲明,这是记者两年内第三次与他见面。 这位42岁的老总比去年瘦了很多,他刚从省城跑贷款回来,据说事情办得不顺利。
双城“菊花”,出身名门———江苏张家港市的菊花味精集团,味精产销,全国第三。前年双城市领导班子去江苏招商,与“菊花”订亲,“菊花”嫁到双城。“菊花”占地40万平方米,总投资4亿元。工程分为三期:一期1.2亿元,生产淀粉;二期投资1.8亿元,去年10月末完成,生产谷氨酸和复合肥;三期预计明年完成,生产味精。
企业竞争,常常是时间的竞争。当时“菊花”远嫁双城时,老家张家港煤电的费用是双城的两倍,同样生产味精,每吨成本差1500元左右,现在双城的煤价也从前年的200多元,涨到400多元一吨了,其实张仲明竞争的是那个“时间差”。
张仲明还担任着江苏“菊花”总部的副总,他干事业有股拼命三郎的精神,为了表达背水一战的决心,他一家的户口都迁到了双城,妻子和女儿也在这里安顿下来。企业法人代表的户口迁到双城,张仲明是现在双城招商引资企业中第一人。
他的家就是他办公室楼上的两个办公室,家与办公室的区别就是多了两张床,根本没一点“年味”。女主人外出了,孩子在学校补课呢,张仲明也想把家布置一下,可他没有时间。
双城市领导班子对“时间竞争”也很理解,从“菊花”来那天,“菊花”工作组就开始了一条龙服务,使“菊花”顺利生产了。张仲明建厂时忽略了我省铁路运输能力,厂里生产的淀粉运不出去,产品都堆到了马路上。双城市政府领着“菊花”人多次从哈市找到省里,最终解决了问题。从去年开始,“菊花”被列为省铁路运输125家重点保护企业之一。采访前一天,张仲明还专门给哈尔滨铁路部门送去了锦旗。
现在“菊花”已安排了双城农民400多人就业,平均工资800元以上,现在想进厂做工的农民纷纷“找人”。去年“菊花”在当地上缴“建筑税”近300万元,兰棱镇党委书记朱子奇说,“菊花”现在刚会“走”,如果能“跑”,兰棱镇的日子就更好过了。
远嫁三年,“菊花”也有“水土不服”的地方,张仲明现在就遇到了一件关乎企业生存的大事。“菊花”一期投资1.2亿元,去年二期投资1.5亿元。张仲明说,在二期开工前,省里的一些银行部门,曾意向性的同意贷给“菊花”两千万流动资金,可现在难办了,难办的一个理由是味精行业不景气。
“菊花”的销售经理告诉我们,味精行业不景气,一个重要原因是南方能源紧张,生产成本高,所以“菊花”才来到了北方,如果许多味精企业都向北方转移,过了“时间差”的“菊花”还没有壮大,竞争的优势也就不明显了。
双城“菊花”现在生产的淀粉和谷氨酸,都是为生产味精配套的,现在生产能力才达到三分之一,根本无利可言。但“菊花”缺少流动资金,一年生产所需的18万吨玉米没有收上来,元旦前玉米还八角钱一公斤,现在一公斤玉米价涨了一角五六,这对企业的影响太大了。在建厂之初,双城市政府已经从当地工行为“菊花”协调了两千万贷款,以双城的财力,再想为“菊花”融资是心有余、力不足了。
张仲明急得满嘴大泡,他说想请有决策能力的银行部门的领导,到“菊花”考察,他们会全力配合。如果金融部门能给“菊花”浇点水、培点土,双城“菊花”会比他乡艳。(黑龙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