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江敏)春节过后,备战新年房地市场的开发商正在不遗余力地“寻”钱。昨日,金地发出公告,拟发行10亿元短期融资券,下周二将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对融资议案进行表决。无独有偶,天创置业通过以控股子公司所持有的天创科技大厦部分房产进行抵押的方式,向招商银行申请8000万的借贷。 仅在几天前,复地也宣布拟发行10亿短期融资券。
短期融资券可以大大降低融资成本,这是金地拟发行短期融资券的主要原因。目前短期融资券市场利率为年2.92%。比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低2.66%。考虑承销银行的服务费用,总成本约在3.4%左右。按照10亿规模来计算,每年可以节约利息2180万元。
同金地一样,众多的开发商在年后忙于“寻”钱。天创置业除了以部分房产进行抵押的方式向招商银行申请8000万的贷款之外,还同样向中国农业银行申请了1亿元的抵押贷款。
复地数日前公告显示,复地集团董事会建议向国内银行以及债券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发行不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短期融资券,债券年期不超过1年。而几乎同时,复地宣布携手加拿大退休投资基金CDP的房地产投资集团Cadim,10亿合作开发无锡“复地公园城”。
业内人士表示,宏观调控后,银行贷款对开发商收紧,房产开发商的融资问题十分的迫切,寻求银行之外更多的融资方式是开发商面临的主要问题。房产分析师认为,开发商的融资管道要提前铺好,否则资金紧张的时候就融资无门。
值得注意的是,开发商的融资渠道的畅通正在受到实力大小的限制。万科、复地等实力派上市企业的融资管道一直很多,牵手房地产基金等不一而足;而没有上市的实力派企业绿地等同样受到国际房地产投资银行和国内银行的青睐,不乏融资渠道。分析人士指出,比较而言,实力弱小的中小开发商在银行贷款收紧的前提下,融资渠道并没有经营良好的大企业畅通。
业内人士指出,“地根”与“银根”是房地产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和命脉所在,房地产企业必须要有充足的土地储备来支撑整个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壮大,这都需要有充足的资本支持及良好的融资渠道。在宏观调控之后,这个问题更显得突出,开发商也不得不各施法术忙于“寻”钱。
宏观调控下行业整合加速实力房企重新在沪拿地
本报讯(记者江敏)宏观调控下,上海房市有人欢喜有人愁,实力派开发商却是笑得最欢的。“调控给了实力派开发商又一次大举进入上海市场的机会。”昨日,复地签约上海宝山国际钢铁物流服务业基地项目,也揭开了复地重新加大在上海市场拿地的序幕。
不仅仅是复地,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拥有强大资金实力的大发展商正加快在上海等大中型城市的土地储备工作。万科掌门人王石年前在上海宣称,调控后的上海市场更将是万科布局的重点,未来两年到两年半内,在上海的项目将翻番,达到20个。因2005年大多在北京等市场拿地,凯德被传言将撤出上海、重心北移,同样在年前,凯德置地中国控股集团老总对记者表示,凯德不会撤出上海市场,2006年凯德将加大对上海市场的投入。
商铺有望成为今年投资重点
本报讯(记者江敏)相比之住宅市场的波动,投资商铺将更为稳定。从权威统计数字显示,宏观调控对上海商铺市场没有太大影响,仅上海市办公楼售价连续三个月稳中微跌后,去年12月又再度扭转上扬。
按照上海传统的商业中心划分方式,传统商业主要分布在三街四城,但由于此类地区往往或有价无市、或奇货可居致使价格高涨,使得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眼光转向那些有预期升值潜力的地区。
未来商业的发展也未必完全取决于地段,随着交通的便捷、地区差价下降,商铺自身的质量及其管理等将成为决定商铺价值的主要因素。信义房产的专业人士认为,从市政规划发展的趋势来看,中山公园、五角场等地区已经展现出超越传统“四城”的商业辐射力,是值得投资者关注的商铺潜力板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