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沈丁立
美国总统每年必做的功课,是在1月下旬到国会山做施政报告,称国情咨文演讲。
今年1月31日晚,布什总统做了他政治生涯中倒数第三个这样的演讲。这场演讲中他所使用最频繁的语汇,是“美国采取攻势”和“美国是个有希望的社会”。 前者针对美国对外关系,用于论证美国反恐和维护自由民主,后者则用于阐述内政和励志。整篇演说反映出这位总统在连续执政进入第六个年头时,其内政外交和公共关系正呈现一些新的变化。
变化之一,是在继续宣扬民主自由论的同时,其调门显著降低。布什前几次的国情咨文,意识形态十分浓厚,竭力宣传民主自由是美国安全和世界安全之根本。今年的演讲,还是摆脱不了这个特点,可能这位总统确实比较崇尚这些理念吧,但其论调还是明显降低。最明显的是2002年他在当年的国情咨文演说中塑造的“邪恶轴心”概念,似已完全消失。
对于朝鲜,美国正为因实施金融制裁引起朝鲜拒绝返回“六方会谈”而头疼,这本应成为这次演讲的一个核心,但令人惊讶的是,“朝鲜”只在演说中出现一次,而且上下文与弃核裁军无关,仿佛朝核问题根本就不存在,而事实上反恐和防止核扩散是当今美国两个最重大的安全问题。一年前,朝鲜就是盯着连任成功的布什,看他在国情咨文中如何议政,结果布什与赖斯果然不合时宜地谈论“暴政据点”,使得朝鲜强烈反应,延缓了当时“六方会谈”的复会进程。看来今年布什是调整了策略,对整体外交的考虑多了一些。
伊朗正是美国当前的心腹大患,但在布什的演说中,这位总统没有对伊朗政府和总统直接攻击,更没有用十分对抗的言论描绘伊朗政体,他只表示美国人民愿意同伊朗人民友好,希望在伊朗恢复自由之后,成为伊朗最友好的朋友之一。这次咨文报告明显出自高手起草,用中国的标准,是很讲政治。
变化之二,是在解释对外政策时,其柔性合作的成分大有提高。迄今我国国内对此的报道中,渲染了布什将中国和印度视作“经济竞争对手”,但笔者细读文稿,看不出有多少来者不善。事实上,布什是在反复强调美国是个有希望的社会,是在强调美国经济的优秀成绩的背景下,将中国和印度列出,作为“经济竞争者”,从而起到励志的作用,不然美国有沦为“二流经济”的可能。从这个角度讲,美国总统的国情咨文甚至对中国和印度的经济成就做了恭维。他的通篇演讲,没有对我国做负面的评论。
与过去不同,这次布什谈国际合作较多,强调与盟国与各国合作的重要性,不由让人感叹“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变化之三,是在凝聚共和、民主两党共识时,技巧显著提高。其实布什政府目前受到的内外压力甚大,今年美国又要进行国会的中期选举,在共和党主掌的国会屡屡出现政治丑闻以至于必须更换众议院领导人的情况下,民主党跃跃欲试,大有卷土重来之意。在这个时候,布什聪明地放下了身段。
对于美军是否应该撤出伊拉克的问题,美国国内争辩甚为激烈,两派观点十分对立,去年甚至闹到国会投票的地步。从长远看,美军必然而且必须撤出,但撤军不仅带来面子问题,更重要的是撤出后伊拉克是否会更动乱。
此次布什的聪明之处,是把撤与不撤的决定权交给美国将军,尽管实际上这必须是文官领导的决定。鉴于美国军队在国内享有的地位,美国从上到下无人敢对军人不敬,所以在维护军人安全的大旗下,美国的议员们居然不敢做声。
人们还记得在去年的国情咨文中,布什在国内篇中最卖力兜售的,是社会安全保障制度的改革,但一年过去却无法在国会推动。这次布什明知还是通不过,也就轻微地重提旧事,说到了自己和克林顿前总统都已年届60,已感到了年龄的危机,而他们两人是上世纪婴儿潮的第一批,也是他父亲老布什最为钟爱的两个。这些动人的话与幽默,显出小布什自信增强,与民众沟通技巧大见长进。
布什改变形象,颇有几分无奈。由于前几年他的各方面政策连遭挫折,美国对外形象已大不如前,他的国内人望也屡呈颓势。但他毕竟还有三年,还可有所作为,若是真将形象工程落实于行动,他的历史地位还有机会得到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