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丁肇文)373枚见证了北京计划经济时期普通百姓衣食生活的粮油票证,今天正式成为首都博物馆的藏品。在新首博现代化的展厅里,这些票证将引领观众重温那段不平常的生活经历。
向首都博物馆捐出这些珍贵票证的是总装备部北京第十干休所的离休老干部林斯人,在今天上午举行的捐赠仪式上,林先生还倡议:京城票证收藏家和爱好者积极捐出个人的珍藏,由首博建立一个系统展示计划经济时期北京票证文化的专题展馆,使年轻的一代能够在首博的展馆里“亲眼目睹”老北京的艰苦岁月,并由此受到教育。
出于爱好,林先生从多年前开始收藏票证,目前他本人收藏的各类票证已经达到4万枚,这些票证的时间跨度从明、清、民国到苏区、解放区以及建国后,前后历时600多年;此外,林先生还收藏有美国、英国、朝鲜、越南等国以及我国台湾省的粮票。在收藏之余,林先生还发表了很多研究文章,并编辑了《林家票子》专辑,由北京市档案馆收藏。
林先生介绍,我国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由于商品供应短缺,就开始全面实行票证供应制度。而北京市粮票,从1953年11月1日起发行,到1993年5月10日停止使用,经历了整整40年的岁月,40年间共印制发行各种粮、油票6000余版本,总面额达500多亿公斤。其品种之多、数量之大,居全国各省市之首。此外,北京市还发行过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票证数百种,如布票、棉花票、鞋票、肉票、蛋票、糕点票、饼干票、豆票、针织品票等。粮食证、购货证、购气证和购煤证,这四证更是一度被称为“居民票证户口簿”,缺一不可,比户口簿还管用。
在林先生捐赠给首博的票证中,记者看到还有一些绝版的票证。据介绍,由于1993年下半年粮价普遍上涨,北京市曾经先后于1993年6月又重新印制北京粮票全套14枚、1995年7月印制北京粮油供应券全套20枚、1996年6月印制北京粮油供应券全套8枚,但是由于遏制上涨风措施得力,这三套票证均没有发行和流通。
谈及自己捐赠的初衷,林先生表示:“首 新馆建成开馆,是首都人民的一件大喜事,我们离退休老人也想力所能及,做些微薄捐献。”首博有关负责人则表示:林先生捐赠的这些“看家票证”,虽然比不上很多珍贵文物价值连城,但却是近半个世纪以来,伴随百姓身边计划经济时期重要的实物见证,对丰富新首博的馆藏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