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奖评新闻
老两口与赵永华(左一)一起分享圆梦后的快乐。 高山 摄
过去老天津卫正月里老例儿多,别说提及“死”字不吉利,连有病都要忍着不去看。可本市红桥区一个普通家庭里,一对七旬老夫妇和他们的儿子今年春节以来“讨论”最多的却是死亡和遗体的归处。他们已郑重签署了捐献遗体公证书,决定百年之后捐出遗体。
为社会做最后奉献
一家三口捐遗体在本市还是头回听说。张士居老人,今年77岁,是本市铁路部门的离休老干部。1951年至1954年,张士居曾在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当年他就职的单位是前线的重要后勤给养保障要害部门,天天都要“迎接”美军一轮又一轮的空袭。那是条打不垮、炸不烂的铁路大动脉。经历了枪林弹雨的洗礼,张士居于1953年在战地火线入党。老伴郝国华,今年73岁,退休前是本市铁路部门的电话员。提起捐献遗体,老两口说早在20年前便有这样的想法,现在特看不惯大办丧事的陋俗。郝国华拉着张大爷的手说:“我们生前没为国家做太多贡献,就是普普通通的人,现在生活得这么好,晚年这么幸福,我们决定最后把遗体捐献给国家,供医学研究,也算最后为国家做一次贡献。”起初,老两口把捐遗体的想法跟儿子说了以后,平日孝顺的儿子显得有些犹豫。但经过老两口多次和儿子“讨论”,47岁的儿子张建新,不仅支持老爸老妈的决定,自己也决定捐献遗体,并于日前和老爸老妈一起办了公证手续。
文明遗嘱快人快语
谈及死亡,张士居老人很坦然,他感慨地说:“死亡是正常的自然现象,有生就有死。我是个穷苦孩子,党和政府给我这么好的晚年生活,我总该做点啥回报国家吧。”说着,张士居把他揣在衣兜里的一张遗嘱拿给记者看:“我一旦去世后,儿女不穿孝衣,只戴黑纱。不许哭丧,以免影响四邻。不通知亲友。不烧纸钱和迷信祭品,不设灵堂,不举行告别仪式。见亲友不磕头,只行鞠躬礼,要破除迷信、移风易俗。将遗体捐献给国家,供医学研究,做最后贡献……”快人快语的郝国华告诉记者,身边也有不理解他们的人唱反调:人死了以后,还要挖心挖眼,大卸八块。每当此时,张士居夫妇总是笑着反驳说,那正好“变废为宝”,没灵魂、没生命的遗体要能帮国家研究出科学成果来,那是他们最大的快慰。
《今晚报》上识“捐友”
记者在张士居夫妇家中,恰巧碰上前来探望他们的“捐友”赵永华,他是天津市遗体捐献志愿者小组负责人。正是在他的帮助下促成了张士居一家三口捐遗体的好事。张士居说,最初他是在2005年的《今晚报》上看到赵永华的事迹和咨询电话(26670440),老人打趣说:“《今晚报》和赵永华算是他们一家完成心愿的媒人。”现在,张士居还利用晨练的机会,向社区的其他老人宣传捐献遗体,在他的鼓励和带动下,小区里共有4位老人也相继办理了遗体捐赠公证手续。老人说:“我和老伴都是有几十年党龄的老党员,觉悟还是有一点。如今要建立和谐社会,希望我们捐出的遗体、器官被利用得越多越好,这便是我们期待的生死交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