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江跃中)前不久,从江西来沪的小丁接到宝山路街道社区干部通知:请去医院接受免费孕检。她有些纳闷:社区干部怎么知道我怀孕了?其实,这要“归功”于闸北区开发和应用的一个“来沪人员综合信息系统”。 这个系统目前已采集到全区10万名像小丁这样的来沪人员的综合信息。“一口采集,‘一网打尽’,多条使用”,来沪人员管理网格化,使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建立系统
在闸北区办理暂住证的来沪人员已超过10万人,区政府去年投资开发建立了来沪人员信息系统,及时跟踪采集,做到全覆盖和综合信息的全面采集,保证来沪人员来有登记,去有注销,即时更新。
共享信息
对来沪人员的信息资源,各相关部门和街道、镇,随时可以查询,实现了相关信息的共享,降低了各部门信息采集和系统维护的成本。区计生委通过这个信息平台,掌握了来沪人员中育龄妇女的人数等情况,区内来沪人员的计划生育率始终稳定在90%。区公安机关“网”住全区12类来沪人员中的有关对象,作为监管重点,提高了治安打击和防范的成效。
提升服务
信息系统的建立,还提升了为来沪人员服务的水平。区计生委根据区内来沪人员的实际情况,决定从今年1月起,在闸北居住半年以上、且4证(居住证、身份证、结婚证和流动人口婚姻证明)齐全的18至49岁来沪已婚妇女,每季度都可到指定医院接受免费孕情检测。有关部门还为进城务工人员签订集体合同,至今已签订830家,向695名环卫行业的进城务工人员赠送“从业人员意外伤残互助保障计划”。8526名外来人员的子女,全部纳入了区公办学校就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