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2月9日专电(王一娟)经过4年的努力,我国自主研发的电动汽车从无到有,迈出了产业化发展的第一步。专家预计,今年年底,混合动力轿车将全面上市,“十一五”末期,以混合动力和多种燃料为主体的新能源动力系统车辆将会出现产业化高潮,越来越多的电动车辆将驶入家庭。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十五”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总体专家组了解到,电动汽车重大专项自2001年启动以来,在实现能源多元化、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减少汽车排放的战略目标指导下,通过自主研发,开发出了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在内的系列电动车,电动汽车零部件和共性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具备了明显的价格优势,提高了我国汽车工业的核心竞争力。
总体专家组组长万钢对记者说,我国自主开发的混合动力汽车节油率可达30%以上,已投入试验示范运营。东风电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20辆混合动力公交客车已在武汉投入运行;一汽集团研发的混合动力客车产品车也已下线,具备了小批量生产能力;上述两款混合动力客车已经通过试验考核,正在申请国家汽车产品公告。东风、长安、奇瑞和一汽的混合动力轿车将从2006年起陆续投放市场。
企业成为推动电动汽车发展的主力军。一汽集团、东风集团、上汽集团、长安汽车集团、奇瑞汽车公司等汽车企业积极参与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面向市场、自主创新,研发了电动汽车整车技术,创立了电动汽车自主品牌,成为我国第一代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基地。
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长许倞说,我国自主研发的电动汽车整车产品,各具独特技术特征,拥有全部知识产权,通过现有国标规定的考核内容,具有高度性价比优势,开拓了国内外市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的第一步。在世界电动汽车进入市场的初期,建立了我国自主的电动汽车产业链,初步形成了研发、生产、配套体系,提升了我国电动汽车的整体核心竞争力。
专家们认为,“十五”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取得的进展,是电动汽车走向产业化的第一步,与国际先进的电动汽车发展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他们建议,国家应从政策层面对电动汽车的发展给予支持,推动电动汽车早日实现大规模产业化。(来源: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