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黑龙江,外地人就会这样评价:那里的高校、科研院所挺多。
但在我们为科技人力资源丰富位居全国第7位而骄傲的同时,与之不相匹配的现象却令人遗憾———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位居全国第13位。
在两会上,科技界、企业界代表委员对我省目前科技发展的现状这样概括:成绩不少,差距不小。
造成我省科技发展相对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经济体制问题难逃干系。人大代表韩永嘉坦言,我省经济成分以国有为主,产业划分以资源型和传统型为主,体制的包袱以及资源型企业的独特市场地位导致了大多数企业科技创新的能力与动力双双不足,企业缺乏创新意识,只重视眼前市场和利益。由于不掌握核心技术,我省大多数企业仍处于生产规模大而产品附加值小的发展状况。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缺失,造成区域经济发展对技术创新需求的不足,这是制约科技良性发展的根本原因。
我省虽然创新体系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但企业尚未完全确立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这是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的共鸣。人大代表张德岩感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科技要先行,因此一定要由政府办科研逐步转变为企业办科研,让企业走向前台,真正成为创新主体。政协委员肖志敏直言,2004年,我省大中型工业企业有科研机构的占全部企业比重为2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9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仅为6.1%,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7%个百分点,这是我省经济发展最让人担忧的事。
“完善我省企业技术中心机制建设是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九三学社在政协会上提出,目前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已经进入创新主导的发展过程,企业的发展将由重点提高生产能力转向重点提高创新能力,企业的技术需求和技术投资能力将大大地提高。因此应建立企业技术中心,真正确立其在技术创新中的地位,加强技术创新的投入和组织,并利用和整合企业内外的各种要素和资源,解决企业乃至行业发展中的重大技术性问题。
我省科研力量比较分散,大部分科研单位不能适应产业化创新发展的需要,既缺少追踪高科技前沿技术的研究开发能力,也难以为企业及行业提供高质量的综合技术创新服务。大学、科研院所与本地经济的结合度还不够高,科研单位收入与成果两头在省外的现象仍比较突出。人大代表姜维民建议,应该充分利用和整合我省的科研力量。重点支持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加强研究开发机构建设,支持企业以各种形式与高校、科研单位联合建立研发机构,不断提高新技术开发能力和原始创新、集成创新能力,尽快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代表委员们建议,应该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大企业等研发平台作用,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持续的知识和智力创新支持。重点支持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增强企业和产业的创新竞争力。应该建设一批孵化器群体,重点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和特色产业集群,培养一批骨干科技中介机构,形成一支服务科技创新的专业化队伍。与此同时,以对俄科技合作为中心,打造国际化便捷通道。(黑龙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