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2月9日讯 (记者原蔚)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直接关系到构建和谐太原的大局。现阶段太原市六城区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约22.66平方米,离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尚有较大差距,而且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供求矛盾比较突出等问题依然存在。 今日召开的太原市房地局工作会议透露:今年全市住宅与房地产业发展目标已经确定,调整住房结构、扩大住房供给、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是其中的亮点。
康居住宅
在继去年完成康居工程95.2万平方米的基础上,今年将建成康居住宅91万平方米。
旧城改造
对旧城改造仍有20余个项目无法启动的现状进行调研,进一步提出可行性建议,继续推进旧城改造工作,实现旧城改造开复工面积55.89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8万平方米。
经济适用房
加快经济适用房建设,认真贯彻落实《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严把经济适用房的申请、公示、审批关,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提供政策保障。今年将全面启动西华苑三期经济适用住房项目。该项目的经济测算、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基本就绪,三、四期的计划、用地手续也得到完善,招投标工作已组织实施,相关的基础设施配套工作,政府及各相关部门正积极落实,今年将协调各有关部门,尽快确定建设单位,全面组织实施西华苑三期经济适用房项目建设工作;全年实现经济适用房开复工面积64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3万平方米。
廉租住房
进一步完善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制度,制定2006年度廉租住房保障计划;协调市、区财政部门优先列支廉租住房专项资金380万元;加强对廉租住房保障工作的跟踪、监管和检查,要求各县市区确保专项资金的落实,确保年内解决220户最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
棚户区改造
完成棚户区改造摸底调查工作,启动西山煤电集团棚户区改造试点,完成20.99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改造新建开工任务。
2006宏观调控之举
太房价格指数有望出台:将初步建立太原市房地产信息数据库,完善房地产预警预报系统,加强动态监测定期对全市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妥善解决历史遗留的产权办证问题:争取出台《太原市房屋所有权发证中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办法》,清除政策性障碍,从系统内部入手,重点解决局属各单位前些年承担政府工程项目建设中所遗留下来的一些办证问题。修订《太原市房地产交易管理条例》,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交易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