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中国提供援助,美国袖手旁观
“得克萨斯亚洲协会外交大使年会”于上周五在美国举行,对比中国和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角色扮演是亚洲国家大使和外交专家们关注的话题。
会上,发言者一致称赞中国在亚洲地区的外交表现,认为其在数次危机中表现出的合作意向值得称道,但对美国的行为提出了批评。 与会者认为,美国对东南亚地区的重视程度不够,而且在有关人权和民主问题的处理上也不够明智。
大会主要发言人之一、新加坡驻美国大使陈庆珠教授以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为起点,对中美两国的外交行为变化及效果进行了回顾。她说,金融危机中,美国不愿意帮助泰国度过货币崩溃的险关,让许多东盟国家感到震惊。而其后,“美国似乎还指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其它遭遇危机的国家采取苛刻措施。
陈教授认为,美国的反应让东盟尝到了苦涩滋味,自此,这些国家开始重新评估自己与美国的关系。但相比之下,中国积极帮助东盟国家度过难关,不仅对危机严重的泰国和印尼给予物质援助,也以保持人民币不贬值作为对该地区的支持。
外交战略:中国重视多边,美国只顾双边
在谈到近几年中美两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外交战略时,陈教授指出,自2001年“9·11”事件后,美国对该地区的关注度明显下降,所关心的问题都围绕着反恐战争。而且,美国似乎更愿意与东盟国家发展双边关系,很明显是轻视东盟作为一个集体组织的地位。
与此同时,来自文莱、缅甸、印尼以及马来西亚等国的大使均认为,中国一直乐意与所有东盟国家发展多边关系,“中国通过采取‘自主外交政策’不仅赢得了朋友,也发挥了影响力。东盟国家对这种双赢战略的反应积极。”
因此,尽管东盟曾一度担心中国的崛起是对自己的威胁,但这种观点已不复存在。陈教授说,“这种论调已经变了。现在东盟与中国的贸易正在蓬勃发展,人们说起中国的崛起时,再也不会用‘威胁’的字眼了。”
美国前驻中国大使芮效俭分析说,中国之所以能在与东盟国家的外交关系上取得成功,是因为中国在参与该地区事务时坚持外交政策至上,而美国却是以国内事务优先。
比如,中国在南中国海问题上搁置争端的处理态度以及与东盟签订友好合作条约就是其意愿的最好体现。而美国却因为某些国家的国内政治因素,拒绝签署类似协议,因此在东盟峰会上遭到被拒之门外的尴尬局面。
陈教授最后警告说,“美国现在的外交姿态只会促使东盟与中国及其它大国发展更加密切的关系,结果将不容小觑。”(摘自2月6日新加坡《海峡时报》
原题:中国在处理与东盟的关系上得分 作者:罗格·米顿 倪德峰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