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半年多了,参加招聘会不下10场,但他依然属于“漂一族”
一名专科生的坎坷求职路
本报记者 孙志敏
小刘是文登市宋村镇大泽头村人,父母都是菜农。小刘去年从青岛一所专科学校的国际贸易专业毕业后,至今工作仍未落实。
“因为专科生的起点本身就比本科生差一截儿,所以,在每次的人才交流会上,我们很少有‘挑肥拣瘦’的资格,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就已经很不错了。”
小刘说,即便如此,毕业后呆在青岛的那段时间还是让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去年8月,青岛一家经营医疗器械的公司决定录用他从事销售工作,每月底薪1000元。小刘与另外两名同学合租了一套房子,每月的房租加上水、电、煤等费用,他需负担600元。在随后的时间里,小刘省吃俭用,每天坐着公交车到青岛的大小医院推销公司的产品,两个月下来却收获寥寥。“生意场上都讲关系,要请客送礼,我那点儿收入连解决温饱都成问题,哪有余钱去‘活动’啊!”小刘无奈地说。在青岛苦撑了两个多月之后,因觉得前途渺茫,他和几名合租房子的同学都各自回了老家。
“不了解内情的人都说学外贸好,挣钱快,其实现在的外贸十分难做,客户资源相当紧缺。我听往届的同学说,毕业后四五年能做成一个好客户,就已经算是幸运的了。像我们这样的新人,不少企业都没有兴趣接纳。”
小刘说,从去年参加校内人才交流会开始,他参加的大小的招聘会已不下10场,发出去的简历几十份,但有回音的很少。无奈之下,小刘到他亲戚在栖霞市开办的果品冷藏库打打下手。但干了3个多月后,一点也找不到工作的感觉。“从内心里讲,父母起早贪黑、节衣缩食地供我上完大学,就这样在果品冷藏库里打下手,我心有不甘。”
于是,抱着新的希望,2月6日,小刘参加了烟台市大中专毕业生供需洽谈会,2月7日,他又冒着漫天飞雪前来威海参加了威海市2006年大中专毕业生供需见面会。
“经过半年多的社会磨砺,我对自己的定位稍微清晰了一些。像我这种情况,没有技术特长,也缺乏起码的管理经验,要在企业里发展,只能走干业务这条路,至于业务范围究竟是外销还是内贸,现在看,倒是次要的事情了。”
小刘说,威海的生存成本不像青岛那样高,他这次在威海打算谋一份市场营销的工作,吸取上次在青岛从事医疗器械推销时的失败经验,扎扎实实工作,争取早日在工作领域找到自己的位置,“只是不知哪一家公司能看中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