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斌来源: 新华社
中央财政科技投入每年增20%
超级计算机、人类基因组、抗糖尿病新药、多层CT、大陆钻探、古生物研究……不久前在北京展览馆举行的“科技创新重大成就展”折射出了“十五”期间我国科技事业飞速发展的客观事实。
可圈可点,成就辉煌。这些成就形象而有力地表明:只要坚持自主创新,中国就能在21世纪真正伫立潮头;只有坚持自主创新,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体制改革驶入“深水区”
层层推进,好戏连台。“十五”期间,我国加快了科技体制改革步伐。
一场涉及数十万人、数百个研究所的院所转制悄然掀起了一场革命。继242个应用型科研机构基本转制后,涉及36万人的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分类改革工作也从2001年起步,在“十五”期间全面展开。
研究院所变成了企业,院长、所长变成了董事长。企业化转制,提高了我国科技力量面向市场、服务经济的能力,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随着改革的系统推进,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也发生重要转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撑。
5年间,作为“科技战略方面军”,中国科学院进一步加快知识创新试点步伐,试点二期顺利结束,人才队伍结构明显改善,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得到提高。
5年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甚至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大学,在科研与教育结合、科技创新和成果产业化等方面积极探索,大学科技园红红火火,成果孵化有声有色,成为科技创新的有生力量。
5年间,留学生创业园、高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一系列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得到加强,在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5年间,国家高新区先行一步,初步构建起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5年间,在全社会科技投入中,企业投入超过50%,企业正成为技术投入的主体。一个企业每年投入几十亿元进行研发、在美国等发达国家设立研究机构……这些在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在“十五”期间变成了现实。华为、大唐、海尔、曙光、杰事杰、永中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开始参与国际竞争,在由发达国家跨国公司长期把持的全球高新技术产业格局中,我国企业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如何增强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
新华网上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72%的人选择“政府加大科学投入,特别是基础科学以及航天、生物、新能源等高科技领域的投入”。63%的人认为“政府应大力扶持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创新能力、全球知名品牌的重点企业”。
就像鱼儿离不了水,科技发展也离不开一个良好环境。“十五”期间,我国在金融、税收、政府采购、创新文化等方面积极采取措施,促进科技事业的发展。
“十五”期间,我国科技投入大大增加,中央财政科技投入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递增。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报告称,近年来,中央财政科技拨款占国家财政科技拨款比重一直超过60%,体现了中央财政对国家科技活动的大力支持。
《关于改进科学技术评价工作的决定》《科学技术评价办法》的颁布,使科技评价体系在“十五”期间进一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金融方面,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四两拨千斤”,通过建立创新基金社会化协作系统,带动了一大批中小企业的成长壮大。在全国贷款总量13万亿元基础上每年新增的1万亿元中,支持科技发展的贷款约占22%至23%。科技部部长徐冠华介绍,2005年,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支持下,科技部向银行推荐了1246个高新技术项目,合计申请贷款229亿元。
由于环境的改善,人才成长、创业机制的逐步完善,大批“海归”在“十五”期间归国创业。200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的第一完成人中有73.7%是海外回国人员,就是一例。海外归国人员中的很多人已经成为我国科研战线的领军人物。
1995年的全国科技大会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0年间,尤其是刚刚过去的“十五”期间,科技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形成了一批重要创新成果,全国科技事业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成果迭出 勾画自主创新“路线图”
知难而上,积极应战。5年间,我国科技界经受住了无数考验。非典疫苗、禽流感基因工程灭活疫苗以及艾滋病、血吸虫病、肝炎等防治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曙光4000A超级计算机等研究取得突破,大中型油气田勘探、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开发研究取得丰硕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
作为“重中之重”,12个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尤为引人注目。截至2004年,12个重大科技专项已经申请国内外专利和软件著作权1500多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材料1000多项,形成国家标准624项,在电动汽车、高速磁悬浮交通技术、新药研制、食品安全等关键领域取得多项技术突破,提高了部分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
我国基础研究水平在“十五”期间稳步提升。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量子纠缠和量子通讯、澄江动物群等一批重要科技成果举世瞩目。
“十五”期间,“星火富民科技工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星火计划覆盖了全国近90%的县市,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发展。在科技重大专项中,现代农业技术、农作物育种和数字农业专项,累计推广面积达5亿亩。新药、传染病防治……一系列科研成果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福音,使人感受到了科技的福泽。
一系列科技计划的实施使我国科技实力进一步得到增强。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宗旨的863计划在5年里执行情况良好,不仅掌握了一批核心技术,而且取得了一批重大战略性产品和技术集成系统。在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突破了一批能源、资源环境、农业、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核心技术,为促进和谐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仅以信息技术领域为例,通用CPU、桌面和服务器操作系统、办公软件、高性能计算机取得重要进展,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取得突破。长期困扰我国的信息核心技术“空芯化”问题在“十五”期间得到基本解决。
信息技术领域如此,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也是如此:成果迭出,成绩不断。
然而,成就虽然辉煌,问题仍然不少。“十五”过去,我国经济增长仍然主要依赖于资源的高投入和高消耗,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产业技术水平低。大规模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有力推动了产品技术更新换代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但是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过高,一些产业核心技术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缺乏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能力,使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
对此,党中央、国务院有着清醒的认识。岁末年初,从十六届五中全会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到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发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召,提出要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发展战略贯彻落实到各行业、各部门的工作中去。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历经两年多努力制定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也已于2月9日全文公布,为未来科技发展乃至国家发展勾画出了一幅“路线图”。
回首过去,科教兴国成就辉煌;放眼未来,自主创新任重道远。我们期待着,中国科技能在“十一五”期间更上一层楼;我们坚信,只要坚持自主创新,将各项政策和措施落到实处,“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必将在15年后变成现实。新华社记者李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