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奖评新闻
广州华侨文化蔚然大观,但在保护开发方面有欠考虑
本报记者 孙朝方 通讯员 林干
“宝贝”多,却没用好。
日前,在广州华侨人文史迹研讨会上,一群专家学者“会诊”后感慨:广州华侨史迹现状尴尬,半个多世纪没有一次专项摸查,一些文物遭蚕食毁坏,缺乏打造华侨文化品牌的思考与规划……
与会专家说,广州如果“丢失”华侨历史文化,将是一座不完整的城市。
据悉,广州市有关领导已就华侨人文景观保护、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文化、侨办、规划、国土、建委等部门协力打造广州“侨牌”。
家底优厚奈何淡忘
广州是全国最大的都市侨乡,华侨文化历史悠久。《广州市志·人物志》记载人物368人,其中135人身属侨界。广州最早的自来水、电、公交车、的士、酒店、商厦等,都由华侨引进。
许多至今留存的华侨人文史迹,仍是广州城市文化的一道风景。如,反映十八世纪华侨出洋缩影的侨乡黄埔村;反映华侨吸收异域文化、开风气之先的岭南大学旧址,培正、培英等百年老校;东山一带中西合璧的洋楼别墅;新亚大酒店、新华大酒店和爱群大厦等,还有华侨投身民主革命而留下的大量史迹。
但令人遗憾的是,广州的华侨人文史迹在人们的记忆中被淡忘了,广州华侨文化的研究考证等残缺不全。据介绍,解放后,广州先后进行了四次大规模文物普查,却没有一次华侨人文史迹的专项摸查,更谈不上开发利用。有文史专家表示,编撰广州文化史时,曾想将广州文化与中原文化、海派文化相比最显特色的华侨文化单列章节,但因缺少完整、系统的材料而放弃。
不久前,广州摸查华侨人文史迹“家底”,初步整理出150多个华侨人文史迹。摸查发现,不少耳熟能详的文化史迹,却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华侨背景。许多独具特色的华侨人文景观逐渐隐没在现代都市的高楼大厦中。
侨字背景少人知晓
据调研组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摸查,挖掘出一批珍贵的华侨人文史迹。如,1926年底在广州创办的华侨运动讲习所,是中国革命史上唯一的侨讲所所在地,是国共两党合作培养华侨干部的一次成功尝试。摸查发现:当年的侨讲所校址,就在现在的广东省革命历史博物馆内(原国民党中央党部)。
广州华侨人文史迹遍布全市,但市侨办有关负责人表示,除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中山纪念堂等少数文物外,多数涉“侨”史迹不为人熟悉。即使一些声名远播的招牌景点,了解其与侨历史渊源的人也不多,有的甚至被人为淡化。
陈家祠博物馆馆长黄淼章说,陈家祠每年接待游客在全市旅游景点中名列前茅,但其简介却只字未提“侨”的背景。实际上,陈家祠是由清末归侨陈瑞南、陈照南和广州慈善家陈香邻等倡议,集广东72县陈姓各埠华侨捐建的。
好多史迹遭遇蚕食
摸查显示,广州一些颇有历史价值的华侨人文史迹,因年代久远或人为毁坏逐渐消逝。
广州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黄银英告诉记者,东山彩园曾是广州华侨所建庭园中最大最好的,1978年时还有三个大庭院,现在已残留无多。“澳洲、美国等都以保护史迹、墓葬等方式,保留华埠华工历史,我们却不能好好保护祖先留下的史迹”。
海珠区黄埔村就是一个典型。18世纪中叶,黄埔村曾是中国唯一的通商口岸,长达近一个世纪。至今,古港码头、旧商业街仍依稀可见。考古专家麦英豪考察黄埔村后,曾赞叹“有康乾盛世之遗风”。该村历史上华侨名人荟萃,如身兼三国领事的“黄埔先生”胡璇泽,清末著名外交家梁诚、梁洵,与詹天佑齐名的铁路专家胡栋朝,农业专家冯锐,中国社会经济史学奠基人梁方仲等。
据悉,该村原有大小宗祠30多座,专家认为宗祠上的木雕、砖雕不亚于江南水乡的古镇。如今却被拆得只剩下十余座,不少还面临倒塌的危险。村里有99个门的冯氏大宗祠,庄严气派,也被拆得支离破碎,对此海外冯氏乡亲颇有怨言。
黄银英说,黄埔村以前曾有大夫第、资政第、都尉第、观察第、中议第等“八大第”,大都被拆毁。就在专家学者提出保护黄埔村原貌后,旧建筑还在被蚕食、毁坏,“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如今,这个对近代中外海上贸易史和广州华侨出洋史很有研究价值的村庄,新楼房和古建筑杂乱交错。
宝贝虽多却没用好
“守着好多‘宝贝’,我们却从未想过怎么用”,华侨史迹调研组有关负责人表示,广州对如何开发利用华侨人文资源优势,打造华侨文化品牌很少作思考和规划。
据悉,美国麻省塞林市(Salem),是十八至十九世纪初与广州黄埔村同期存在的海港,美国人充分挖掘这个海港市镇的历史资源,将一批历史博物馆群聚集在这里,建有仿古船、旅店、餐饮、商场等。主体博物馆“碧波地”(译音)内设有三个中国馆,其中一个重点介绍“Canton”。如今,塞林已成为旅游胜地,每年有100多万世界各地游客前往参观。
相比之下,广州黄埔村的开发远远落后,目睹今天的黄埔村,很难想象它是近代中国海上贸易黄金时期的重要口岸。古老的侨乡、历史名人、古港口和古建筑群,被悄然埋没。
专家们认为,广州开发利用华侨人文资源的意识,大不如国内一些城市。原本荒废的开平碉楼经保护、修缮开发,成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磅”选手。广州花都也有“飞机楼”、“德仔楼”等都很有特色的古碉楼,却不为人知,也未得到很好整治。厦门、泉州等城市,广东的梅州、汕头、江门等地,都建立了华侨博物馆,号称全国最大都市侨乡的广州,博物馆里至今连一个华侨专题馆室也没有。1 黄埔村胡氏宗祠2 黄埔先生”胡璇泽祖居3 “增城瓜岭村宁远楼4 东山逵园
(本栏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观宇/编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