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民俗
早报记者蒙少祥文/图
昨天是元宵节,在闽西连城县罗坊,记者目睹了一种叫做“走古事”的大型民间祭祀活动全过程。
“走古事”是当地村民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而开展的一项民间活动,但实际上是一场具有娱乐性质的盛大狂欢,被称为“山村狂欢节”。 以村民房族为单元,每年设置7个古事棚,每个棚内有两名男童装扮成文臣武尉,由66名男青年轮流扛抬着,先后在旱地和淹脐的河中竞赛奔走,场面激情热闹。
最为精彩的是,古事在当地的云龙河中竞跑,人们全身湿透,还情绪激昂地奔跑在深浅不一的河道上,据说即使天寒地冻也一样要在河里跑,脚下的浪花溅起了云龙河两岸观众的喝彩。
连城县是中国客家县份之一,客家民俗文化底蕴深厚,民间活动以内容多和精致而闻名海内外,有游大龙、走古事、游花灯、烧炮、犁春牛、游大粽、祭公太等。连城民俗活动原汁原味,被誉为“中原古文化的活化石”。
上刀山下火海捞油锅
不借助外力,赤脚上刀山、下火海、走锥床,赤手捞油锅,这些武侠小说上描写的绝技,竟然真的存在!2月8日,记者在闽西武平县首届客家民间文化艺术节上,亲眼目睹了这些民俗绝技表演。
早报记者林福龙石勇文/图
当日一大早,寂静的小山城沸腾了起来。
在县体育场中央,早早竖立一直径20多公分、高约8米的杉木柱,36把长35公分的钢刀磨得闪闪发光,分别插在木柱两侧。在欢快的唢呐、锣鼓、鞭炮声中,今年已61岁的兰如柱老人光着手脚,开始“上刀山”。围观群众屏气凝神,看着老人一步步踩着刀刃往上爬,最后老人成功登顶,围观群众不禁大声喝彩。
接着中湍村3名普通村民一一脱掉鞋袜,用同样的方法上到柱顶。让人惊奇的是4人下来后手脚丝毫无损,而那钢刀却锋利无比,看一眼就使人毛骨悚然。
光脚“过锥床”
农闲田里摆着两张八仙桌,桌上放着一块用红布包着的长近2米、宽1米的松木板,板上每隔两厘米钉一枚8.3厘米长的铁钉,共钉2300多枚,锋利的铁钉尖头向上露出2厘米左右,这就是锥床。随着一声声吆喝,兰如柱老人脱去鞋袜,迈着小步缓缓走过锥床。之后他先后抬起左右脚,显示脚底未受任何伤害。据说,这项绝活已失传上百年,今年在文化节上才重现江湖。
徒手“捞油锅”
一口大铁锅,锅中放入2.5公斤花生油,下面燃着柴火,油烧沸后,将一簸箕农家做的白色米米反放入油锅。10多分钟后,白色的米米反渐渐炸成了深棕色。米
米反炸熟后,有两位五六十岁的村民双手伸入滚烫的油锅里将米米反捞起,并分发给观众,观众当场把米米反吃掉后,证实米米反已炸熟。而“捞油锅”表演者的双手却未有任何伤害。
一个大约长6米、宽1.2米的火坑,里面堆上40厘米左右高的木炭,木炭经过近2小时的燃烧后,已是通红,人在5米以内难以靠近,距火坑4米的村民及记者早已热得满头大汗。
晚上7时30分,一个村民在通红的火坑里放进一些盐和酒,然后脱掉鞋袜,卷起裤脚,赤脚踩进通红的火炭里,带头跑过6米长的火坑。接着,先后有4人一一脱去鞋袜、卷起裤管,从火坑中跑过。每人走过的时间大约10秒,整个表演过程只有10分钟,无一烫伤者。
“武平船灯”趣味足
在当日的文化节上,由鼓乐队、腰鼓队、民乐队、鲜花队和17个乡镇的演出队伍,向观众展示了优秀的文化成果,展现了多姿多彩的客家民间文化风情。
而由中堡镇朱坊村表演的客家传统文艺节目“武平船灯”,在保持传统风格的基础上加进了现代正流行的说唱风格。表演时演唱的歌词也改成了当今最让当地百姓关心的话题,精彩的表演与风趣的语言相结合,让现场观众乐开了怀。
武平船灯始于清代,是当地独有的传统文艺节目。船灯的灯架长7尺左右,高约5尺,外面用色纸、花布,扎成花鸟虫鱼装饰。表演者一般为3人,即船头(艄公),船尾(艄婆)、船心(驭船者),亦有再加副船和帮手的。表演时用客家民乐十番伴奏,常以《八板头》起奏,《渔家乐》为主歌,穿插演奏《十二月古人》等几十种小曲。演唱以船头船尾为主,伴以问答对话,打俏讽嘲。船心帮唱,沿舞台旋转低昂做平船、拖船、上船、停船等舞蹈动作。
清末和民国时期,官府以船灯“有伤风化”为由下令禁演。但因群众喜欢,屡禁而不止,流传不衰。建国后,文化部门为船灯配上新词,宣传党的政策,深受群众欢迎。多次参加省、地会演,先后九次获奖。1964年春节,该县出动131个船灯队,盛况空前。近年来,每到春节至元宵期间,城区及各乡镇一般都有船灯演出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