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之夜,北京城又如同除夕一般热闹起来,城里的居民正抓紧时间燃放烟花爆竹,因为过了这一天,北京五环以内地区又要恢复禁放。禁放就像一道门槛,把春节期间的狂欢气氛紧紧压缩起来,尽情释放在正月里最后的节日夜晚。
也是在元宵节这一天,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正式确定501个推荐项目,其中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也赫然在目,只待国务院审批通过,这些节日就将成为全体中国人的遗产。也许等到端午节来临的时候,我们的心情会有所不同,因为端午不再仅仅是一个遥远的传说,也不仅仅意味着一两种吃食,它会以“文化遗产”的面目呈现出来,而素来重视文化的国人也许会以更为丰富的方式去度过这个良辰。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启动,给我们带来一丝希望,在“遗产”的旗帜下,经过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传统节日“沦陷”的势头也许会得到遏制。
越是物质富足的年代,人们对非物质生活的重视程度就越高,也正是这个原因,拯救乃至捍卫传统节日的呼声一直居高不下,有关方面把传统节日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目录,也是呼应了社会的这一共同要求,反映出公众的心声。
传统节日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到底有什么意味呢?首先,它反映出传统节日的杰出文化价值;其次,它警示我们,包括春节在内的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像大熊猫一样有濒危的趋势;最后,国家乃至全体国民都有责任去保护和复苏传统节日的文化活力。也许可以这样说,把传统节日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正是要以国家对策和制度效力去保护我们的节日。
从文化危机感来看,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正被现代生活不断抽空。以元宵节为例,宋代词人辛弃疾曾描述过这样一种壮观而绮丽的节日景象:“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就是到了清代,元宵节仍然是“十二楼前灯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但是今天,说到元宵节的时候,除了用糯米做成的汤圆和春节期间积攒下来的烟花,我们已经不知道该用什么去表现盛世繁华,也不知道该以怎样的方式去度过上元佳节了。传统节日的“空壳化”不仅让公共生活变得寡淡,更严重的是,公众乃至整个社会都丧失了心理与情感的调节器,民族文化的“接地性”、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因此受到了抑制。如果我们不能正视传统节日的式微,不能以国家之力去拯救传统节日,各种节日舶来品难免会登堂入室,成为年轻人的新宠,从而加剧节日文化的无根性。
值得期待的是,等到传统节日正式享受遗产待遇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呼吁,把重要的传统节日列为法定假期,同时,政府和民间也就有责任去整理这样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并以现代方式去继承它、发扬它、赋予它更丰富的内涵。更美好的前景是,我们能为传统节日找到富有现代感的文化符号和现实对应物,到那时,我们就再也不必担心“土汤圆”会被“洋玫瑰”所打败了。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