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董少东平谷记者站记者李永明)平谷产大桃世人皆知,而不太为人所知的是,平谷那22万亩、世界面积最大的桃林,同时已成为当地重要的生态调节因素。区林业局最新完成的全区林业资源调查显示,平谷区森林覆盖率为60.49%,高出全市平均水平25.2个百分点,已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而桃林,占到了平谷所有林地面积的四分之一。
根据平谷区环保局的动态监测,刚刚过去的2005年,平谷区二级以上好天达到254天,比2004年增加20天,比2003年增加36天。在大片林地的荫蔽下,平谷区的长年平均气温要比市区低2摄氏度。
平谷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推广种植大桃,到上世纪90年代,平谷已经形成4万多亩的规模化大桃生产基地,成为全市大桃生产第一县。到2004年,平谷区大桃种植面积突破20万亩,产量达到1.8亿公斤,为平谷全区农民创造人均收入2890元。大桃成为平谷区的支柱性产业。
去年,根据北京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区县功能定位,平谷区确定为生态涵养发展区。据此,平谷区推广标准化、生态化种植,逐步消除传统生产方式对环境造成的负面作用,桃林重新展现自然状态,经济林成了生态林。
诱光灯诱杀、性诱剂、粘虫板……这些生物及物理防治技术如今在平谷桃农间已得到迅速推广,剧毒农药被彻底清除。去年,中国农学院曾在平谷果园中作过一次调查,平均每棵桃树的主枝上,可以发现70多头瓢虫。此前,因使用剧毒农药,昆虫在果园里难得一见。桃园里的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恢复。
冬日,走进平谷桃园,但见林间地面上覆着一层齐刷刷的干黄草。园中种桃,树下栽草,草给羊供应饲料,羊给树提供肥料,这就是平谷区在全区果园中推广的果草畜综合种养方式,以此替代化肥,恢复桃林中的土质。大庙峪村桃农王庆林说,过去总是用化肥,桃园质地板结,哪里看得到蚯蚓。可现在,树根旁的蚯蚓粪便不时可见,标志着土壤得到改良。
同时,生态种植方式也让桃园的经济价值得到提高。去年全市果品质量大赛,平谷区的大桃包揽了全部的桃类产品金奖。去年平谷区共产桃1.85亿公斤,虽然只比上年增加500万公斤,但根据区农委、区统计局等相关部门的抽样调查,桃农的收入比上年增加了七成,全区桃农可增加收入2亿元以上。
生态好同样创造效益。平谷40万人口人均半亩桃园、20多棵桃树,羡煞惜绿如金的城里人。桃花开了,人们来赏花。去年4月的平谷国际桃花节,接待游客近40万人,旅游收入3000多万元。大桃红了,人们来采摘。夏秋两季,平谷40多个品种的大桃成熟期不断,每年来平谷区采摘的游客要突破百万人,大桃采摘收入达8000多万元。
网络编辑:李亚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