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奖评新闻
老送报员于法森展示1987年出现的大哥大。当时手持大哥大走在街上是件神气的事。 “左边第二个就是我啦,当时17岁!”72岁叶桂芳是中国第一批女投递员。郭文姬、倪明摄
上周,美国正式停止了历史已经长达150多年的电报业务。记者从电信公司获悉,目前全国只保留了8个电报中心,广州是其一,现在广州每天的电报数量只有五六十份左右,从事电报业务的员工约二三十人左右,长途电话、手机、电子邮件和即时聊天软件的应用,将广东人第一个现代通讯手段———电报逐渐挤出历史舞台。创造了中国通讯史多项第一的广州,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呼机、大哥大、磁卡电话纷纷淡出老广生活,但最“古老”的信函广州人却越收越多。
文/记者薛松、倪明、郭文姬 通讯员穗邮图/记者海国 实习生顾展旭(署名除外)
上世纪70年代
一份电报8角钱相当奢侈
市民王先生不久前整理房间,偶然发现了一张泛黄的电报凭据,才惊觉自己已经有8年没发过电报了。这最后一次发电报,是1998年汇给老家妹妹的生日款,写了“生日快乐”四个字,一角3分一个字。
在电信局工作近40年的于法森回忆说,电报最兴旺的时候是1989年初,当时广州一天的电报量就达到26万份,幸而那时广州已用上了自动转报设备,40多人就能轻松应付;而在还是人工转报的1981年以前,报房300多个工作人员每天只处理2万多份电报都忙不过来。担任过送报员的于法森介绍,当时的电报数量很多,以公务、商务电报居多,百姓电报则是接车等内容。
上世纪70年代
,一般市民不敢发电报,当时一个字要3分半钱左右,一封电报22个字,约8角钱,当时他当学徒的工资也只有每月18元钱,而发一份信件的邮费也只有8分钱,可见发电报还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上世纪80年代,在众多农民工南下珠三角打工的风潮出现后,农民工就成了使用电报的主力军。广州电报的发送量也逐年增多,从“文革”结束后的每天1万份发展到每天3万多份。到了1989年3、4月达到历史性的高峰,每天电报收发达到26万份。
上世纪80年代初
打长途电话喊破喉咙像吵架
上世纪80年代初
,南下广州发展的陈先生,每到星期天都要去火车站对面的电信国际分局营业厅(当时的电话还不是数字的),给家里的妻子打电话。他说:“营业厅每天挤满了人,可是广州打往乌鲁木齐的线路只有1条,半天下来也不一定能打通。通话质量差,打长途电话像吵架,喊破了喉咙,连房间外面的人都被吵得受不了。营业厅里里外外,为打电话吵架甚至打架的事天天上演。而话务员也很辛苦,据老话务员钟莹说:“我们耳朵上戴着大耳机,脖子上挂着俗称‘牛角’的话筒,一天下来,头痛得要命。”
1985年为分水岭,当时广州从瑞典引进2.6万门的程控电话,加上一千线的长途电话交换机,安装在全市的各大单位和营业厅,火车站对面的国际分局营业厅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这时开始,电报的使用量开始逐年下降。1985年之后,电报业务量更是以每年30%的速度下降。
上世纪90年代
买部呼机像添置洗衣机一样
在电报逐渐淡出舞台的过程中,呼机、大哥大、磁卡电话也逐渐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1984年5月1日,广州开通全国最早的无线数字寻呼系统,市民们第一次有了BP机这种可以随身携带、小巧的通讯工具。从事营销工作的李女士一直珍藏着1993年买的呼机:“那时,一部呼机加上入网费等要花费2000多元。而且买呼机还要托人,买一部呼机就像要添置一台洗衣机一样,是一个家庭中的大事。”“有事您呼我!”曾经是最时尚的告别语。
21世纪初
象征身份的大哥大等消亡
1987年11月,六运会在广州举行,广州在全国率先开通了首个模拟移动电话系统,这就是俗称“大哥大”或“大水壶”的第一批手机。像砖头一样大小的大哥大那时绝对是身份的象征,拥有者差不多全是各界显要人士。那时候拿这么个物件,在马路边上大声喊话,绝对是城市里一道“量力”的风景线。
1987年,全国首批磁卡电话在广州街头率先出现,很快市民都习惯出门在口袋里插上一张磁卡。然而,磁卡电话机的高成本和高管理费用,最终限制了它的继续发展。
2002年1月1日,广州关闭模拟移动电话网。从2003年1月1日起,磁卡电话将在全国全面停止使用。广州的磁卡电话向IC卡、201卡和200卡等过渡。曾在邮电局里排队打磁卡电话的场景,保留在人们记忆里。
邮政
最古老通讯方式成现代化指标
老广每年人均30封信
信函是最古老的通讯方式。在过去数十年里,广州人使用的邮政通讯设施和服务发生了巨大的变迁。
邮政博览馆里的一幅黑白照片引起记者注意,照片上10多名女邮递员意气风发地骑着26英寸的大自行车,正要出班。讲解员告诉记者:广州是拥有全国第一批女投递员的城市。记者找到了其中的一员———今年72岁高龄的叶桂芳女士。叶桂芳笑着回忆说,解放初期,自行车还是个稀罕物,女人也很少在外面抛头露面工作。“巷子里的小孩一看到我,就会跑回家大喊‘婆娘来派信啦’!”
1950年全广州只有25个支局邮所。如今,光是市区内就有500个邮政网点。“虽说现在人们写信少了,但每天投送的信件量却翻了几番。”邮递员李健铨说,“尽管通讯发达了,邮政的实物送递功能却不可取代。”
商业信函为全国之冠
在“短信邮差”大行其道的今天,传统邮差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家住荔湾区的梁女士每月会收到10多封商函。她笑称,与亲友的联系都用现代通讯,私人之间已经很少动笔写信了,但每月收到的信件反而越来越多。刚开始是电话费、水电费、煤气费等生活日常开销的单据,现在又增加了供楼费用单据、手机费单据、保险费单等。
专家指出,一个城市的商函拥有量是显示城市现代化的主要指标。广州邮政商函局副局长杨明介绍,广州每年人均拥有信函30件,高居全国第一。其中,商业信函占80%,更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且每月以50%的速度递增。
花絮
旁人不知省长手中大哥大为何物
据老送报员于法森回忆,1987年11月,广州在全国率先开通大哥大。“当时的广东省长叶选平是第一个用户,旁人看见省长使用的大哥大惊讶无比,都不知道这是干什么用的”。
电报语言产生新闻学中的导语
电报在西方诞生初期,最先被一些战地记者使用,由于电报机的电流很不稳定,经常使用了一会就中断了,于是很多记者抢先把新闻概括内容先发送出去,久而久之就产生了新闻报道中的导语。
当年送报员别提多威风
1972年秋交会期间,海珠广场实行交通管制,警察在警戒线外拦住了老于,老于大喊:“我是送电报的!”警察立即放行,马路上只有老于一人踩着单车飞驰,两边是人群,老于当时别提有多威风。可见当时送电报还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
结语
通讯工具更新将更快
上世纪90年代
以后,新通讯工具取代旧工具的速度越来越快,广州电信副总经理李保平说:“电报退出市民生活用了120多年,呼机用了20年,大哥大用了15年。”他认为,以后这种替代时间将会越来越短。“想要不被人找到太难了!”一名广外学生说,现在通讯方式太多了,电话找不到,可打手机,发短信,或者发邮件,还可上QQ或MSN看他在不在线,“随着移动通讯和宽带的发达,将来通讯手段可能更多。”(来源:广州日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