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下午4时,磁器口钟家院子。
“二位请把手松开,保持一尺以上距离……”手拉手走得正欢的年轻恋人刚进门就遭遇“纠察”--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鲜于煌一本正经挥舞手中的大折扇,“棒打鸳鸯”。
别误会,教授可不是卫道的老古董。他在给自己门下的9名古文研究生讲课,讲的是古人怎么谈恋爱。
授课
古典恋爱讲究眉目传情
教授专门把授课日子选在元宵--“中国情人节”这天。
授课地点选在古色古香的钟家院子,教授与学生都穿上长衫、旗袍,追求从形式到内容的统一。
“来,你们来示范一下,不牵手,试着用眉眼传递感情,”教授向刚进门的女学生小肖下达师嘱。她这天特意带着男朋友前来听课。
小肖定定神,深呼吸,扬起眉毛,刚想向男友发送个秋波,却忍不住扑哧笑出声来,满院的师兄弟顿时笑翻了。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闭上眼睛想想那种感觉……”教授站到小肖跟前,现场指点,“一个要眼角生情,一个得笑中有意,对,要的就是这种脉脉含情的效果……”
接下来,进入角色的“古典版”小肖在教授指点下,与男友共赏花灯,猜灯谜,吟诗词,“克隆”古人的元宵节目。“元宵是中国情人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说的就是这个时候的故事。”教授开始讲课——以前,除过节可结伴游玩,其余时候,年轻女孩不允许单独外出,元宵花灯正好为他们提供交谊机会,未婚男女可以借着赏花灯“海选”对象,有对象的也可以借机“私相授受”……
教材
辛弃疾、李清照诗词
除了人约黄昏,古代元宵还有啥过法?鲜于煌的教材是学生耳熟能详的辛弃疾、李清照诗词。
“东风夜放千花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元宵佳节,融合天气……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看花灯、放烟火、戴闹蛾儿、雪柳的佳人街头游玩、民间艺人吹萧笛,载歌载舞、文人墨客诗酒趁年华……古时元宵主流过法尽在此中。
学生
直白之外的新感受
“看惯了简单直白的现代爱情,今天体验到一种全新的爱情模式,以后,我会学着在现代表达方式之外,给她一些意外惊喜,”小肖的男朋友小辛称,这堂课上,这名重大化学系研究生学会了诗歌寄情、树叶传情之类的古典爱情谈法。
让一对喝可乐、吃麦当劳、看现代剧长大的年轻恋人重温古典爱情,鲜于煌称,这是一种古今爱情文化互补。古时的人思想保守僵化,值得推崇的是《牡丹亭》之类冲破封建礼教的、一往情深的、叛逆的爱情;而现代人思想前卫激进,爱情直白简单,直奔主题,有必要让他们了解含蓄、浪漫的古典爱情,不一定要身体力行,但了解是有必要的。
鲜于煌教授称,今年元宵和西式情人节相隔仅两天,很多学生,甚至中学生都去追捧玫瑰、巧克力,争着过西式情人节,而元宵的丰富内涵则被简化为家人团圆看花灯,其浪漫气息逐渐被人淡忘。“不是要他们厚古薄今,而是要真正了解传统节日的内涵、形式。”
记者 路易 记者 周舸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