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黔在线讯在罗甸县政府“十五工作总结”上,记者看到这样一组数据:5年来,共支付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金2037.9万元、11.6万元,安排救灾救济粮、款19.9万多吨、449.54万元,发放低保金568.13万元,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全县城乡困难群众的生活得到了妥善安排。
这仅是该县近年来精心编织农村发展“保障网”的冰山一角。近几年来,罗甸县以“两个确保”和保障农村特困群众基本生活为重点,大力实施民政安居工程,帮助极贫户和受灾户新建住房近1000栋,积极开展五保老人供养工作,力争做到准确无误。
在做好农村救济和特困救助工作的同时,该县加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力度,丰富社会保障体系内涵,打造“大保障”圈子,从种植养殖帮扶、计生教育帮扶、就业养老等方面编织了一张适合当地农村发展的“保障网”。
在新阶段扶贫开发中,罗甸县紧紧抓住种植养殖不放松。在推广高产新品种杂交玉米与脱毒马铃薯种植过程中,为了打消群众对品种的顾虑,解决部分农户无力支付相对昂贵的种子款的困难,对贫困村实行了“借种还种”的政策,鼓励他们大胆种植,秋收后借多少种子论斤还。仅2005年全县杂交玉米种植就超过了13万亩,在全县掀起了一场“种子革命”,产量比上年翻了一番。许多农户出现大量余粮,开始发展养殖。
为帮助广大农户脱离传统养殖,解决投资难题,该县又在全县范围内推行了养猪“双贴”制,即农户贷款养猪,政府出钱补贴利息,政府为农户买养殖保险,县畜牧中心还派出技术员进行蹲点服务。到2005年,已有350户养猪专业户得到了这一服务。如今,罗甸县对种植养殖的“特殊政策”已成为罗甸县新时期扶贫开发的重要措施之一。
农村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罗甸县的“全民智力”开发经过几年摸索,也实现了智与财的双丰收。自2000年以来,罗甸县农口部门与该县相关部门协调一致共完成了15万多人次的农民技术培训,参加过培训的农民都学到了2至3门农业实用技术。如今已有近6000人拿到“绿色证书”,成为持证生产的新型农民。
罗甸县是典型的农业县,有7.1万余农村富余劳动力。为了盘活这些存量人力资源,该县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开始联系对外劳务输出,到2005年,全县每年外出务工人数在6万人以上,淘回资金近两个亿。最宝贵的是,务工者返乡创业,拖动了罗甸小城镇建设步伐与带动了部分农民就近就业,成为罗甸建设和谐社会新生力量。
罗甸县的这张“网”还涉及了计生与教育。该县规定,对计划生育两女结扎户与独生子女户实行“五优先五减免”,在生产生活、税收、教育等方面实行优惠,还在云干乡为特殊计生户建起了“计生养老院”。另外罗甸县在大力实施“两免一补”政策时,还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契机,在全县实施了“4321”贫困助学活动,共筹措资金近百万元,解决了一大批少数民族贫困生的入学困难,做到了不让一个适龄儿童失学在外。
作者:郭其昌 赵国梁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