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金红岩 李珊 金陵晚报记者 陈艳萍【金陵晚报报道】开学前几天,医院眼科接诊量每每创纪录,其主角是各年龄段的学生;而一场大雪导致南京气温持续走低,因为父母大意导致的儿童烫伤事件也明显增加。
气温低,烫伤患儿多
病例:上周四,在江宁区打工的朱女士急急忙忙地抱着啼哭不已的儿子来到医院。 原来,早上朱女士将刚刚煮好的一大碗米汤盛起来放在桌上,准备凉一凉再喝,哪知道三岁的儿子因为好奇用手去抓,滚烫的米汤泼下来洒在儿子的胸口,儿子当场被烫伤。专家分析:气温不断走低,儿童医院烧伤整形科也忙碌起来,短短数日,已收治烫伤患儿十几例。据该科主任沈卫民介绍,近期的患儿多为开水烫伤,有的是因为孩子不懂事打翻或碰倒放在桌上的热水瓶或水杯,开水从上而下烫伤儿童。也有洗澡时家长习惯先放开水,忙中出错,忘记兑冷水就把孩子放入水中而引起烫伤。再有就是最近天气较冷,家长给孩子用热水袋取暖,热水袋漏水而烫伤了孩子。还有在饭店吃饭时,孩子到处乱跑撞翻热汤热水引起烫伤。儿童烫伤的家庭急救处理是否及时,不仅对以后的治疗有重要影响,而且对预后影响很大。但在实际的临床中,医生们发现有很多家长当孩子发生烫伤时,只知道赶紧送孩子到医院求救,却不知道现场如何急救处理,往往是胡乱扯下患儿的衣服,特别是手臂烫伤时慌乱中扯下衣袖,这样由于衣物对烫伤表皮的摩擦,经常使烫伤部位的表皮拉脱加重损伤。还有家长喜欢在孩子的伤口上涂一些牙膏、酱油等所谓的偏方,这样不仅不能起到治疗的作用,反而容易引起伤口感染。有人认为一旦发生了烫伤就要立即送孩子到医院进行救治,这种想法是好的,但是就烫伤而言,正确的现场处理,对烫伤的程度与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正确的现场救治不但可以减轻烫伤的程度,而且有利伤口的愈合。正确的现场处理方法很简单,首先要除去热源,用冷水或冰水直接浇到孩子烫伤部位的衣服上,然后脱去孩子烫伤部位的衣物。正确脱去衣物的方法是用剪刀剪开被开水浸湿的衣物,将其去除。如果是面积不大的肢体烫伤可用干净的冷水或冰水浸泡2小时,这样可以减轻损伤和疼痛,如果是烫在其他地方,也可用冷毛巾敷于创面,但切忌摩擦创面。用冷水处理创面可以中和烫伤皮肤内残存的热量,减轻进一步的热损伤,使创面迅速冷却下来,此种方法既简单又非常有效。对大面积烫伤处理要积极,用冷水或冰水直接浇到孩子烫伤部位15分后立即送医院救治,但在路上仍可用冷水或冰水直接浇到孩子烫伤部位。
假期末,眼科全爆满
病例:近日,市民刘女士发现儿子军军看东西时眼睛都快眯成一条缝了,便想在开学前帮他配副眼镜,结果到医院眼科一检查吓了一大跳,儿子双眼都要戴300度的眼镜,并且两眼还有点散光。刘女士说,军军才上小学四年级,放寒假期间,她和丈夫都忙着上班,没人顾到他,军军每天就知道看看电视,用用电脑,想不到视力一下降了这么多。专家分析:今天起,南京市中小学将全部开学,记者从南京市儿童医院了解到,近日,该院眼科每日的门诊病人连续几天超过300人次,候诊大厅坐满了小患者以及陪同家长,验光室前几排一字排开地坐着滴散瞳眼药水的孩子,配镜部柜台外站满了选择镜片镜架的家长。据南京市儿童医院眼科陈志钧主任介绍,春节长假前后,眼科的门诊病人激增,达到300人次左右。在前来就诊的患儿中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患儿为屈光不正患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近视、远视和散光患者。就诊患者的年龄特点很明显:婴幼儿多是先天性泪囊炎和早产儿眼底筛查;幼儿园孩子很多是远视、散光以及由此引起的斜视弱视;学龄儿童多是近视(部分为“假性近视”)。陈志钧介绍说,每年寒暑假病人爆满多是因为学生假期用眼不当造成的。近年来近视眼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这种情况令人担忧。陈志钧建议家长要教育孩子养成用眼卫生习惯。(1)光线要充足,光线从左上方射来,避免暗影。(2)要姿势端正,不要伏在桌子上。眼与书本要保持一尺左右距离。(3)要根据儿童的高矮购置桌椅。(4)防止眼睛疲劳,学习时间不要太长,看书40分钟后要休息10分钟,看看远处物体,做做眼保健操。(5)看电视时要注意保持适当距离,每看半个小时休息15分钟。同时不要让孩子沉迷电子游戏机。此外,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眼睛的健康。五谷杂粮、荤素搭配,多吃绿色蔬菜,不要偏食。如食物中缺乏维生素A容易发生夜盲症和干眼病,食物中缺乏微量元素铬和钙,容易患近视。适当的饮食有助于治疗部分眼病,平时可适当进食猪肝、羊肝,少吃辛辣油腻食品,有助于眼睛的保护。有专家指出,进食过多的甜食易患近视眼,因此适当控制甜食的摄入量。
摔伤多,因为骨头松
病例:上周一,50岁的市民罗女士早上出去买菜时,不小心摔了一跤,当场就爬不起来,家人将其送到医院检查后发现,罗女士的左腿胫骨骨折。这是罗女士今年以来的第三次骨折,医生称其频频骨折可能是骨质疏松造成的。专家分析:今年第一场大雪降临的数天里,因为不少路面有冰冻现象,南京市各医院的骨折病人猛增。但不少女性频频骨折却和骨质疏松有关系。南京市中医院妇科陈霞主任介绍说: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女性尤为突出。骨质疏松是指单位体积内的骨量减少,骨组织的结构退化,骨的脆性增加,容易造成骨折的一种疾病。绝经后的女性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主要因素是内分泌失调。女性骨丢失率与绝经有关,不论年龄,一旦绝经,卵巢功能衰退,体内雌激素分泌急剧下降,骨丢失以倍数增加。其次,雌激素水平降低,还会引起维生素D的生成与活性降低,从而干扰肠道内的钙吸收。绝经后骨质疏松常导致骨强度降低,当受到轻微外力时,甚至无明显外力的情况下即可发生骨折。陈霞强调,在步入更年期的妇女或绝经妇女应该注意钙剂的补充。人体钙的日需要量:25-50岁妇女1000毫克/日,绝经后妇女1000-1500毫克/日,65岁以上妇女1500毫克/日,但是一般人的钙摄取量远远低于此标准。可以适当补充蛋白质,增加钙的吸收和储存,对防止和延缓骨质疏松有利。服用一些含有维生素D等食物,也能促进骨对钙的吸收。但不要盲目地补充维生素A、D丸,服食超量可引起中毒症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膳食中的钙与蛋白质结合后,才能充分被利用,因此更提倡膳食中补钙。如喝牛奶,多食用一些谷类、豆制品、黄、绿、红色蔬菜,虾皮等。如果缺钙严重的话,可采用食补、药补相结合,在步入更年期即通过中药滋补肝肾,健脾益气,活血化瘀等方法来保护卵巢,延缓其功能的衰退,维持女性激素的正常分泌。二是许多补肾中药本身具有直接或间接的补钙作用。如杜仲、龟板、鳖甲、珍珠粉、龙骨、牡蛎等均含有骨胶原蛋白、维生素D,能促进骨对钙的吸收,提高血钙和血磷的水平,有利于骨钙化和骨质的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