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开栏语
风正人和事业兴。
“十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成都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成都实际,对经济社会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 “三最”目标鼓舞人心,“三新”思路方向明确,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机关)、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构建和谐成都等一系列重大实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今日起,本报陆续推出“辉煌‘十五’成都的实践成都‘十五’成就回顾”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和西部地区。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形成东中西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
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五中全会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论断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共识。有专家指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取决于“三农”问题的解决程度。而统筹城乡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正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路径选择。
如何破解“三农”难题,如何实现城乡同发展共繁荣在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崭新时期,这是各级施政者面前一道必须逾越的关口。
序曲城乡统筹突出重围
2003年,成都。
统计显示,这个地处“天府之国”腹地和长江上游流域,有着3000年文明史的西部特大中心城市,中心城区及卫星城面积3681平方公里,人口580多万,城市化率超过52%,GDP约占全市的73%;远郊区面积8600多平方公里,人口540多万,城市化率仅17%,GDP仅占全市的27%左右。
一方面,大城市带大郊区,19个区(市)县中14个属农业区(市)县,农业人口超过60%,人均耕地仅0.8亩,经济社会的不均衡发展制约着前进的步伐;另一方面,人均GDP已经达到2000美元左右,总体上进入工业化中期,正处于城市化进程和城市文明普及率快速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期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这个时期,一方面是黄金发展期,另一方面又是矛盾凸显期。发展的困境与机遇并存,此时的成都,正站在这样一个十字路口。
在现实面前,在矛盾面前,成都需要走出一条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003年3月,时任成都市市长的李春城在出席全国人代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谈到了农村的发展。他说,“要用发展工业的思路发展农业”。也正是在3月,成都市委、市政府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确定把双流、郫县、龙泉驿、大邑、都江堰5个区(市)县作为加快城市化的试点。同年8月26日,市第十次党代会召开,明确提出“三最”目标,要求加快城市化进程,推进成都跨越式发展。时隔一月,市委、市政府举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座谈会,将加快城市化试点的区(市)县范围扩大到10个。会议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是一件带有战略意义的大事”。
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前提是“统筹城乡”,有此界定,思路豁然开朗。两年之后,著名社会学家、三农问题专家陆学艺教授作出了这样的评价:成都没有一味推动工业化、城市化,放任城乡差距的扩大,而是从一开始就让农民与城镇居民一起共享城市化的利益……
2003年的成都,蓄势待发。10月22日,全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现场会”在双流举行。成都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正式作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大决策。会议提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要坚持以规划为龙头和基础,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建立和完善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的发展机制为关键,以制定并实施相关配套政策为保证,以农民身份转变作为推进这项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此后成都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指导性的“六句话”(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为重点,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和基础,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建立健全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机制为关键,以制定和完善配套政策为保证,以农民生产、生活和居住方式转变为着眼点和落脚点)在2003年的秋天显出了雏形。
一场触动城市与农村,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大变革拉开帷幕。2004年2月,市委、市政府在农村工作会议上发出动员令:全面实施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同时出台市委《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见》。这份纲领性文件一口气端出了6个“一体化”:推进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一体化、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一体化、城乡政策措施一体化。一系列配套文件随后陆续出台,涉及户籍、就业、社保、教育、医疗、工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导致城乡二元分割的各项政策全面调整,新型城乡管理体制呼之欲出。
“抓城乡一体化是抓住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抓住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就抓住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钥匙就在这里。”2005年7月,厦门大学教授、著名人文学者易中天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推进城乡一体化这个战略实施以后,纲举目张,其他问题逐步迎刃而解。所以,在摆脱发展困境、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成都突出了重围。”
协奏
“三个集中”因地制宜
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集中居住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这是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被实践检验的一套成熟经验。
2003年11月,市政府讨论通过《成都市工业发展布局规划纲要(2003~2020年)》。此后不到一年时间,全市116个各类工业园区被调整归并为21个工业集中发展区。市委、市政府规定,新上工业项目一律进入工业集中发展区,对工业集中发展区以外乡镇引进的工业项目,实行分利税、分产值等异地招商办法。同时,按集约用地的思想,制定了严格的供地标准。
归并的目的是为了集约发展,避免重走过去“村村点火、户户冒烟”,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老路,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据有关部门统计,2004年,工业园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27亿元,占全市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总量的53.5%;销售收入691亿元,利润29亿元,税金36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的56.6%、46%和48.6%。2005年,21个工业集中发展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9.64亿元,新引进规模以上企业383户,集中发展区集中度达56.2%。
工业向园区集中的另一个结果是,产业聚集带来人气聚集,人们的消费需求吸引商业聚集,园区周边土地得以升值,政府通过土地拍卖换取资金,继续投入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使园区的承载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集中发展不但减少了环境污染,节约了土地资源,提高了基础设施利用率,还促进了工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增强了反哺农村、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
土地向规模集中带来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2004年,全市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农村劳动力达到197万人,占乡村从业人员总数的48.4%;而在该年农民增收的417元中,农民因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直接、间接取得的收入超过了210元。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城乡一体化带来的效益初步显现。数十万农民参加了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搬进配套完善的集中居住区,失地农民男满60岁、女满50岁就开始和城里人一样享受社保,领到养老金,农民“失地不失利,失地不失业,失地不失权”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但城乡一体化不是一句口号、一场运动,中心城区、近郊、远郊,成都19个区(市)县发展现状各异,推进步伐不可能整齐划一。
“五城区和高新区要在2007年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有条件的地方争取更早一点”;“近中郊区县要主动融入中心城市,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远郊市县要以县城和区域中心镇为重点,大力推进‘三个集中’,抓好‘三大重点工程’建设,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夯实基础、创造条件”……2004年9月至11月期间,市委、市政府相继举行中心城区、近中郊、远郊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座谈会,明确了“三圈层”各自当前的发展任务,要求三大圈层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各有作为、各具特色。
同时,为了避免平均用力、遍地开花却收效不佳,2004年9月,成都出台了《关于加快重点镇建设的意见》,确定30个重点镇;2005年初又在此基础上下发《关于加快优先发展重点镇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在2007年前把14个优先发展重点镇建设成为经济增长快、人居环境优、辐射带动能力强、风格独特的小城市,实现城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200美元以上,城镇居住人口3万以上或城镇化率60%以上的目标。
“提高城市化的水平,不单要提高比例,还有一个不断提高质量的问题。而且各地情况千差万别,这些都决定了它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所以一定要因地制宜,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推进城乡一体化所引发的不是一场一般性的变革,而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变革。对于这项工作的长期、复杂和艰巨,市委、市政府作出了清醒的认识和判断。
华章
四位一体全面推进
“成都实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是正确的,开局良好,许多成绩超过了原来的预料。一些原来估计很难革除的体制性障碍在逐步被革除,并且没有出现原来预想的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成效要比预料的好。成都的经验,很值得总结,很值得重视。”2005年3月13~20日,著名社会学家、“三农”问题专家陆学艺教授赴成都考察调研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情况后,在考察报告中这样写道。
“成都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真正落实到了行动上。‘三农’问题已经成为成都工作的重中之重”;“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是目标和手段的有机统一,是用一种和谐的手段实现和谐的目标,这一做法可为其他地区改善城乡关系提供借鉴……”2005年7月,“同心同德共建和谐社会-成都论坛”在蓉举行,国内研究“三农”问题的著名专家在成都实地考察,共同探讨城乡一体化这一宏大而深刻的命题。专家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达了对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称许:“成都通过推进城乡一体化,城乡差距开始缩小,扭转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城乡差距逐步扩大的趋势,这在全国来说都是罕见的。”
“成都的进步和发展是在党中央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取得的,体现了城乡统筹,体现了工业农业协调发展,体现了工人农民、城市农村各方的协调发展,解决了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城乡差别和差距扩大的深层次问题,用改革的理念和发展的实践推动了思想的创新。”2005年底,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学忠,省委副书记、省长张中伟等在成都专题考察调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与省委、省政府,学者专家的肯定相印证的是一份名为《2004年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分析》的报告。报告显示,2004年成都城市化率达到39.6%,比上年提高2.6%;农村居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49.23万人,占农村乡村人口数的7.3%;108.02万农村劳动力参加各类培训,占农村乡村劳动力人数的25.2%;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的户数已达19.114万户……变化不仅仅发生在农村,城乡一体化的推进,促进了城乡共繁荣:引导农民转变生产、生活、居住方式的过程也是产生新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过程。而根据最新统计数据,2005年,我市各类财政资金对“三农”总投入达到41.8亿元,为历史上增幅最大的一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485元,同比增长10.1%;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03年的2.64∶1降低到2.53∶1。预计200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3.5%;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将达32.9%。
然而,二元结构、城乡差异的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需要认识和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要建立完善相应的机制,统筹推进‘三个集中’。”2005年5月,市委、市政府经过深入调研,提出了统筹推进“三个集中”的新认识工业集中发展是关键,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是基础,农民向集中居住区集中是根本,“三个集中”环环相扣,市委、市政府要求各区(市)县不断加大统筹力度,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在更广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扎实有效地推进“三个集中”。
“各级党委、政府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进一步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全面深入地推进城乡一体化,努力实现城乡同发展共繁荣。”“我市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增幅还有差距。我们只有在发展的基础上,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城乡消费需求,增强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水平,才能确保在中西部地区实现城市人居环境最佳的目标。”今年1月,成都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研讨班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春城,市委副书记、市长葛红林再次对全面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城乡一体化正在进入到全面深入推进的阶段,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在各区(市)县调研检查、指导工作时反复强调,“推进城乡一体化要探索解决好‘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的难点问题,形成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机制。”“钱从哪里来”,是指按照省委“三个转变”的总体部署,充分利用市场配置资源;“人往哪里去”则是要解决好农民失地后的就业、保障等问题。“这两个问题解决好了就是健康的发展。这两个问题解决不好,强行推动发展,就可能带来一连串的问题。”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春城说,“有多大的需求,就办多大的事情。具体说就是要上项目,首先要能够解决群众安置和就业等问题。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说明不具备动的条件,就不要动。”
解决好“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实际已经涉及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和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稳定与和谐,说的仍然是科学发展的问题。2005年末,市委、市政府在回顾总结两年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经验时,作出了如下重要论断:“现在,我们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这个发展阶段的标志或者叫旗帜就是科学发展观,是‘四位一体’的科学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就是地方党委政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实践活动,是在发展的指导思想、各种利益关系和具体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全面而深刻的变革,必须坚决、稳妥、不断地向前推进……”
推进越发深入,认识越发清醒。“十五”关键之年,成都作出了统筹城乡,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选择;现在,站在“十一五”开局之年的历史关头,成都依然负重前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为破解“三农”问题提供了强大的力量。成都,正在以这一重大历史机遇之剑,去奋力击破长期形成的“三农”顽症!本报记者孙耒李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