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奖评新闻
记者“浸入”城中各大社会养老机构发现———
文/图本报记者 许悦 通讯员 莫闻
中国元宵节,隔一天就是西方情人节,一中一外两个情人节联翩而至,忙着送玫瑰说情话已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利,记者昨天从广州友好老年公寓、白云区大源养老院、广州金盘护老中心、广州寿星大厦等大型社会养老机构了解到,社会发展了,经济生活条件好了,住在养老院里安享晚年的老人们也浪漫:老人们忙于补拍婚纱照、买花送花……
沙太路华艺照相馆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天光是广州友好老年公寓和广州寿星大厦就有三对老人前来这里补拍婚纱照;广州大道北、沙太路上几家花店,今年买玫瑰花、百合、康乃馨的顾客中,“银发一族”也增加了很多。
1
住在广州友好老年公寓的八旬张伯昨日一大早就买了代表相爱到永久的9枝玫瑰花,送给78岁老伴叶婆婆,笑不拢嘴的叶婆婆也早有准备,回赠了亲手画的一幅“天长地久”的漫画。两老都是从教师岗位上退休的,当年父母包办的婚姻是从1948年开始的,婚前没有花前月下的浪漫,典型的先结婚后谈恋爱。难得的是多少年来夫妻相亲相爱,如今安享晚年更加注重生活情趣,但凡过节、结婚纪念日、生日都互送小礼品。他们还有浪漫的约定:“下辈子还要做夫妻。”
2
入住广州友好老年公寓的叶大伯、彭婆婆已是耄耋之年,昨天一早两老就到影楼,他们历尽坎坷走到一起,专门选择元宵这个特殊的日子补拍婚纱照。69年前日寇侵入中国,广州沦陷前11岁的彭婆婆被送到河源龙川县避难,认识了同班同学叶先生,同窗4年后彭婆婆一家迁到韶关,叶先生那时已是一名住校的高中学生,学校恰恰离彭婆婆的住地不远。但两年后,彭婆婆的母亲撒手人寰,无奈一家又回到了河源乡下,从此与叶先生天各一方。1945年抗战胜利前,她经亲戚介绍嫁到了广州,1961年丈夫不幸去世。再说痴情的叶先生一直在苦苦地打听她的下落,几十年的等待一直不娶,终于在1978年打听到彭婆婆在广州的消息,分别35年后再度相遇,一年后终于踏入结婚的礼堂。
3
昨天,在寿星大厦,68岁的郑老伯告诉记者,他要和65岁的老伴谢姨到厦门旅游,寻找初恋的回忆。夫妻俩都在广州出生,两家相隔不远但双方都不认识,结缘是在厦门,当时郑老伯被派到厦门一企业做技术员,谢姨也在厦门一国营商店做售货员,1961年的元宵节,郑老伯去商店买东西时认识了谢姨,一见钟情;1961年国庆节两人结了婚,1966年同时回到广州工作。谢姨说,两人值得回忆的地方太多了,但在相识的日子里回去初识的地方最有意义。
4
在寿星大厦爱星院,记者昨天还看到了感人的一幕,贺大爷一早就到院外山边采回了几朵小花,细心地把花插在床头的小花瓶里,然后在护理员的帮助下,一口一口地把汤圆喂到不幸患上老年痴呆症的老伴孙婆婆嘴里……贺大爷告诉记者,虽然痴呆的老伴什么都不认识了,但他相信,他们的心永远是相通的,“我们牵手走过一生,无怨无悔”。图:拍婚纱照老人一点都不马虎
(夏天/编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