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罗丹 郭静报道
提到北京的“的哥”,人们一直有一个印象———侃爷!不仅爱侃北京的事,还爱侃国内国际大事。从伊拉克战争到中东和平,从人民代表大会到北京市民最低生活保障,北京的“的哥”一直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谈的。而现在,“的哥”似乎不再那样爱侃“大事”了。
原因一
上车睡觉、打电话
乘客不爱听的哥侃了
北汽股份有限公司的李师傅是位老出租车司机,从夏利开到今日的新车索纳塔,算算已经有6年时间。 李师傅告诉记者,在当年,一提国家大事,乘客都津津乐道,说得兴起了还能争执几句。一说哪哪打仗、谁谁出事了大家还都挺兴奋。
“我们天天在路上跑,听得多自然能说的也很多,遇见漂亮姑娘还能多显摆几句呢。”李师傅说。
可是现在,李师傅这一肚子新闻却无处可说:“别说是时事了,乘客一上车经常倒头就睡,要不就使劲打电话,偶尔能聊上几句的人家也不爱搭理。”
李师傅和公司的老司机经常聚在一起聊天,一聊才知道不止他一人遇到这种情况。“现在乘客进公司能上网,上车有广播,打车不是急着回家就是急着办事,谁有那闲工夫听咱侃啊?人家不爱听了我们当然就不愿意上赶着多说了。”
原因二
爱听相声和评书
司机也不聊时事了
除了乘客没心思听,出租车师傅们还普遍反映,自己也不爱关心时事了。记者在出租车司机聚集趴活的几处写字楼进行了小范围调查,发现师傅们最常听的节目有以下几类:路况信息类、相声小品评书类和音乐类。而他们最烦听到的一是广告,二是评论类节目。
“像单田方的评书、交通台的《一路畅通》还有相声什么的,我们喜欢听,轻松愉快,乘客听着也开心。现在大家上网就能看新闻看评论,已经没多少人听正点新闻了。八成乘客一上车还主动要求开广播呢,对这些娱乐节目的播出时段比我们都清楚。”
记者还了解到,巨大的工作、生活压力也冲淡了的哥们“操心国家大事”的心思。
原因三
调剂生活和工作
大家爱说轻松话题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哥”和乘客都保持沉默。“的哥”们说,爱聊的乘客还是有不少的,而他们每天在路上也需要聊天来调剂一下。
“大家都爱说些身边的事,比如吃喝玩乐,运动健身什么的。有意思的是,我还经常遇见乘客给我上健康课,教育我应该多活动少吃油腻食物之类。”首汽股份有限公司的罗师傅笑着告诉记者。
“还有就是北京的新鲜事,哪儿新开了餐馆,哪是现在最流行的娱乐场所。别看我们天天在路上转悠,这些地方还都是乘客带着我们认识的。到了周末,健身中心、KTV、酒吧和各大餐厅都是我们转战的场所。”
师傅们说,现在他们也挺注意身体的,一是听的劝多了,二是知道的知识也多了。“10个乘客有5个跟你说要多吃菜少吃油,不注意也注意了。”
常在写字楼下趴活的师傅们有个共同的认识:“只有早下班的出租车,真没有早下班的小白领。看着那些年纪轻轻的职员们天天都加班,觉得大家赚钱都不容易。”
原因四
郊区司机大量进城
他们大多不善言辞
现在,北京市有各类出租车辆6.6万辆。近四五年来,出租司机人源的构成发生了变化,最早一批来自城区的司机纷纷转行。目前的出租车司机队伍里,很多是来自北京郊区的师傅。据北京银建出租车公司有关人士介绍,目前市区户口的出租车司机与农村户口的出租车司机的比率大概为4比6。
可能是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郊区的出租车司机师傅大都不善言辞。加之北京市交通部门对出租车司机的言行做了规范,如今,评论时事的司机越来越少,他们更愿意跟乘客说说自己身边的开心事与烦心事。
能说会道的黄“面的”
要给北京的出租车做个回顾,最先想到的肯定是“小面”。十多年前它们曾在北京的大街上疾驰。
“小面”在北京出现的时候是1988年,人们也叫它“面的”、“黄虫”。到1993年,北京“面的”已达到3.5万多辆,占北京出租车总量的51%。
“面的”司机更是让人难以忘怀。那时候,开出租的多是家住城八区的师傅,生就一张能说会道的嘴。高兴时,天文地理、国家大事给您侃的云山雾罩的;不高兴时,一句“倔三帮”的话也能噎得您中午吃不下去饭。
鉴于首都的形象、环保等问题,1994年北京市开始逐步淘汰“面的”。到1998年,北京市政府发动了大规模的“扫黄”运动,以“砸面”回收的方式,完成了北京市出租车的第一次更新。
如今,有两辆“面的”作为北京出租车行业的“文物”成了首都博物馆的馆藏。馆长说,它们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北京人交通生活的“见证者”。
爱侃大事的红夏利
“小面”退出后,顶班的是红色夏利。1999年,富康和捷达加入了出租车队伍,北京出租车市场完成了第一次大变脸。
2000年前后,在政府的主导下,出租车运营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出租车司机不能再像“小面”司机那样随意。他们有了各自公司的统一服装,有了一系列的运营规章。但司机师傅们的“嘴”还是一样的能侃———国际上的风云变幻,国内的时事要闻他们都心中有数,有谱的没谱的,他们都能跟乘客忽悠得有鼻子有眼儿。
其实,开出租是个非常辛苦的差事,司机师傅们就是靠逗乐众人、讽刺幽默来调剂工作和生活,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北京“的哥”的见多识广全国闻名———北京爷们,真能侃啊!
他们中的杰出代表孟景山,“侃”地让自己和北京申奥的事上了美国的报纸。孟景山是原北京昌华德出租汽车公司司机,2000年为美国亚特兰大《政宪报》专栏作家凯斯·格雷汉姆服务时,宣传北京市民支持申办奥运会的决心,被格雷汉姆称为“我遇到的最聪明的出租车司机”。2004年他当选雅典奥运北京火炬传递手。
善唠家常的“中华北京”
2004年3月,北京现代的索纳塔作为出租车中的新贵亮相在北京街头。此后,伊兰特、爱丽舍、桑塔纳3000等相继加入出租车队伍。此次更新不仅车型升级,一套名为“中华北京”的车身颜色设计方案,为北京的出租车换了新装。
从1988年的“面的”到2006年的现代、桑塔纳3000,北京的出租车经历了18个年头。18年来,车子在更新,开车的司机也在更新。当年那些爱谈论国家大事的“的哥”陆续退休、转行,新一代的司机中也不乏能“高谈阔论”的,但更多的“的哥”喜欢跟他们的乘客聊点实在的家长里短。
“的哥”服装越来越讲究
从1988年的“面的”到2006年的“现代”,出租车随着北京的发展在更新换代,同时,出租司机们的形象也在改变着。
“面的”司机的形象,尤其让人难以忘怀。那时候,开出租的多是城八区的老少爷们。夏天的时候,他们是老头衫加条手巾把,冬天则是裹上件军大衣。直到“面的”被取消的时候,大部分“面的”司机的形象都没“体面”过。
从2000年开始,北京的一些品牌出租公司有了统一着装的要求,但是在整个出租车行业“的哥”穿制服并没有普及。
直到2002年冬天,当时的北京交通局要求本市各个出租车公司的司机穿着各公司的工装上岗。当时,各大出租汽车公司发放的服装为冬装,式样大多为夹克式,颜色基本以各个品牌公司的企业标志色为主。
从2002年年底到现在,北京的出租司机的着装并没有做到过完全“制服化”。除了大公司可以实施统一着装外,一些小公司的司机穿着还是比较随意,但基本上可以保证干净整洁。
专家观点
北京出租车司机职业素养在提升
为什么现在的北京“的哥”不爱跟乘客侃时事了?著名社会学家、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通过对出租司机的观察与分析,得出了这样的答案:北京出租司机不再爱侃,正反映了他们的职业素养在提高,他们比以前更加专注于自己的本职工作。
夏学銮平时也经常打车,前些年北京“的哥”的“见多识广”依旧让他记忆犹新:“那时候,师傅们可真能说,就像个‘小广播’,大事小事都会跟你念叨”。如今,夏教授坐出租车时发现,司机们越来越安静了。“如果不是我主动问一些问题,他们一般不会多说话的”。
夏教授分析,司机不爱“侃大山”了其实是一种进步,这正反映了现在社会的稳定,人民心态的稳定。夏教授说,北京的经济发展很快,正在向国际大都市迈进。大家生活在这个快节奏的城市,各司其职,每人每天都为自己的事业与家庭而忙碌。人们出行选择打车,
为的是方便快捷,同时也为得到片刻的休息,乘客与司机主动交流的意图已经减弱了。另一方面,出租司机也更加专注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出租车公司规章制度的限制,也让司机不可以在工作时心有旁骛,毕竟开车聊天心也会分神。
夏教授说,出租司机变得“沉默”,不是他们知道得少了,不会说了,这应该得益于出租车行业教育、培训的完善和职业规范的约束。“我们的司机更敬业了,这对乘客来说是个好事情。”同时,现在的社会资讯发达,传播渠道广泛,市民每天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已经获得了多方面的信息,出租司机原先所扮演的“坊间小广播”角色的戏份自然也就少了许多。
摄影/本报记者 柴春霞 张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