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黄玲新年刚过,平昌县江口镇新平街,一家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大众超市”又开业了。这是下岗工周琳的第4家连锁店,她想把“大众超市”办成覆盖平昌县所有社区的便利店,年产值3000万元以上———
空白就是商机
周琳原是平昌县江口镇粮站
的职工,90年代因单位精简下岗。 “铁饭碗”没了,生活却还要继续。周琳凭着在粮站工作时搞食品批发的经历,决定开个小食品批发部。东挪西借2万多元后,食品批发门市在1998年12月开张了。
与大多数“新手”一样,周琳经商完全是凭感觉:不熟悉行情、不了解进货渠道,甚至不太知道质量标准。结果一年下来,将几万元的本钱全赔了进去。
食品批发做不走,以后的路怎么走?2000年春节前后,在身负数万元债务的情况下,周琳带上家里仅有的2000元钱,到达州、重庆、成都等地看市场。最初看到超市这种经营形态,周琳惊呆了:众多的商品种类,整齐的商品陈列,有条不紊的工作流程,特别是熙熙攘攘的顾客。周琳判断:“平昌还没有一家超市,商机就在这里!”
超市就要便民
说干就干,回家后,周琳将住房抵押给银行,贷款在江口镇新华街运动巷租下经营场地。
刚开始,营业员和店长都是周琳一人,一个人怎样经营好一个超市?周琳说,关键要站在顾客的角度去想:货物摆放要遵照方便人们拿取的原则,中老年以及小孩用品尽量摆放在货架的中间层……进购货物要注意照顾不同的消费群体,还要注意商品的季节性,过年过节,烟酒礼品等就要提前预订好。
对于大众消费品来讲,价格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周琳一是将商品利润尽量调低,采取薄利多销的策略;二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与一些供货商建立长期的联系。
超市临近农贸市场,每每会有提着蔬菜的顾客来到超市,为此,周琳专门准备了保鲜袋,帮客人把蔬菜免费打包,干干净净带回家。一位病人长期需要尿不湿。由于需求量小利润薄,市场上无人经营。病人的儿子找到周琳,她当即承诺,就是订做,也要满足顾客的要求。于是,利用外出进货之便,周琳跑遍成都十几家商店,为顾客带回了商品。
不仅是数量增加
周琳赢得了顾客,也站稳了脚跟。2002年8月,周琳的第二家分店开业了。但在最初的3个月,却往往顾头顾不了尾。周琳还记得,往往正在一家店处理事情,另一家店又一个电话打过来。原因出在没有及时将自己从营业者转化成管理者。
认识到这一点,周琳不再“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着手培养自己的管理人才,并采用电脑管理软件进行“宏观”控制。
之后,周琳又吸收了4家加盟店,每年只向它们收取配送货物的成本费用,却让他们挂上“大众超市”的牌子。这不是让别人去赚钱吗?周琳不这样看,这4家店都处于比较偏远的乡镇,以自己目前实力还无法到达。采取这样的加盟方式,能提高“大众超市”品牌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投资压力,节约管理成本。
如今,“大众超市”每天的销售额已达7-8万元,毛利在12%左右。这在一个山区县来讲已颇为可观。周琳表示,她的超市还将一家家增加,要把它办成大巴山里的“沃尔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