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陈里予朱国荣
单调的菜谱、桶装大锅汤、冷热难保证的饭菜,这些伙食使得两成住院病人容易出现营养不良。这是京沪两地7家医院对近5年住院的4549名病人调查得出的结果。记者获悉,沪上部分医院已意识到此状况,进行了积极改善,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对此,上海市营养学会副理事长、华东医院营养科主任孙建琴也透露,目前正在制订一系列适宜的营养支持手段,今后将在沪上各大医院推广。
调查住院病人营养不良堪忧
上海华东医院、长海医院、第九人民医院及北京协和医院等7家医院的营养科专家对住院病人入院、住院中、出院时3个时间段的营养状况进行跟踪后发现,疾病治疗过程中营养状况并没有得到改善,在这3个阶段,低体重患病率分别为11.12%、12.22%、14.62%;营养不良性贫血患病率分别为40.63%、53.12%、50.66%;低白蛋白血症患病率分别为20.27%、31.57%、19.75%。
“京沪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约20%。”孙建琴告诉记者,对住院病人的营养进行支持,进行营养治疗迫在眉睫。
转变大锅汤已改为“奶茶装”
针对此现状,沪上部分医院已先行一步作了改进。记者昨天跟随长宁区同仁医院配膳员去该院三病区登记午餐。午餐是炸鸡翅、鱼香肉丝、爆鱼三选一,外加肉糜、粉丝和咸菜、粉皮汤;晚餐是红烧肉圆、粉蒸大排、面拖黄鱼三选一,外加酱蛋、青菜和鱼头汤。记者注意到,一位病人挑选了爆鱼,根据其病情,不适宜吃油炸食物。配膳员马上耐心解释,最终病人选择了鱼香肉丝。
“如果病人不满意,还有另外的选择。”配膳员告诉记者,还可用3元钱烹制炒蛋、肉糜、豆腐等小锅菜,米饭也可以换成面食、馄饨、饺子或烧卖。
中午时分,记者在病房看到,以往大桶装的汤被改成了与珍珠奶茶类似的塑料杯装。该院购买了一台塑封机,汤烧好后装入塑料杯,封好,再分发给病人用小勺喝。一位病人表示,这样一来,汤卫生了,质量也有保证。
契机医院伙食考核不及格
住院病人每天支付9元伙食费,但去年上、下半年的菜肴质量大相径庭。记者从同仁医院获悉,触动改进住院病人伙食的是一次质控检查。去年上半年,卫生行政部门考核该院营养室的质控,评判为不及格。
该院找出差距,并制订了措施。尽管仅装汤的杯子、塑封机等成本费和人工费,每月就要多支出3000-4000元,但院长何正荣表示,医院承担全部费用,绝不增加病人负担。
据悉,去年下半年,该院营养室的质控考核在全市得了高分。在万名病人问卷调查中,营养室也得到了高度评价。
瞻望全市推广营养支持手段
病人伙食来不得半点马虎,但很多病人和家属甚至医务人员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孙建琴说,很多病人在手术后最注重的是药物治疗,却不关心从营养上营造一个良好的内环境。其实,住院既是治病过程,也是营养改善的过程。营养不好,会引起并发症,还会延长病人的恢复时间。
孙建琴透露,营养专家正在制订适宜的营养支持手段,除了会对住院病人流质、半流质、普通饭菜简单分类外,还将对特殊病人进行肠内和肠外的营养支持。此举将逐步在全市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