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电 新年伊始,阿城市决定由地方财政出资对6000名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实施免除学杂费和教科书费的“两免”政策。此举开创了东北三省城区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的先河。同时,阿城市又实施了提高城乡贫困救济金、提高敬老院老人生活费等“两提高”政策。 由此,阿城也成为全省发放敬老院老人生活费、农村贫困户救济金水平最高的县级市。这两项举措是阿城市委、市政府给城乡困难群众送去的最直接、最现实的人文关怀和亲情保障。
群众是经济发展的第一受益人
元旦前夕,阿城市委、市政府领导在走访慰问困难群众时,了解到许多贫困家庭用于子女教育的开支已成为沉重负担。2004年,该市经济结束了低速增长的局面,去年财政收入达到创纪录的6.1亿元,名列哈尔滨市(县)之首。然而,由于10多户大中型国有企业相继破产或关闭,阿城市形成了全省县级市中规模最大的国有企业职工下岗群体,同时因自然灾害、疾病等原因也形成了相当数量的贫困户。
如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让经济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让困难群众增添改变贫穷面貌的信心?阿城市党政领导认为,春节前为贫困户送米、送油进行慰问,可以体现党和政府的关怀,但是党和政府的关怀更应是长效的,孩子交不起学费上不起学,家庭就不能安定,社会就不能稳定。财政增收了,钱要用来优先解决贫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为此,阿城市适时制定了“两免”、“两提高”的惠民政策。
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但不含学杂费和教科书费,而此次阿城提出的“两免”政策不但包括学杂费,还包括教科书费。“两免”的额度为每学期小学生每人380元、初中生每人480元。教育部不久前提出,争取到2015年在全国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对照此时间表,阿城让部分困难学生先期品尝了义务教育的甜头。
“第一财政”是满足群众需要
阿城市领导意识到,全省各县(市)多是“吃饭财政”,尽管每年经济都在增长,但花钱的地方也在逐年增多。阿城市能否保证“两免”、“两提高”资金落实到位?
阿城市委书记赵坤说,此举绝不是阿城市委、市政府的一时冲动,而是一项提高困难群众生活水平,解决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必须长期坚持的惠民政策,我们将逐步完善以财政拨款为主体、多渠道筹措资金为辅助的经费保障机制。
这一决策迅速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积极响应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哈尔滨市慈善总会阿城分会、阿城市总工会、阿城市教育局和阿城市残疾人联合会等4家单位率先发出倡议,号召全市人民关注、关心、关爱困难群众,积极为扶贫济困活动捐款,并筹建了“阿城市扶贫济困慈善基金”。
隆冬时节,古都阿城处处涌动着爱的春潮。民营企业阿城市富氏隆集团捐助10万元。董事长傅立君在捐款仪式上感慨地说:“去年市委、市政府修路、改水、建广场、修公园,实施了10多项百姓欢迎的‘民心’工程。这次又制定‘两免’、‘两提高’政策,更是德政善举,这是最根本的民心工程。作为企业,我们坚决拥护、坚决支持!”阿城市医院全体医护工作者捐款15万元,市机关干部及企事业单位职工每人每月也从工资中最少捐助10元。短短两天时间,基金会募集了近80万元。
亲情善政营造一方和谐
阿城市纺织厂下岗职工张林平时靠蹬三轮车维持生计。听说女儿享受到“两免”政策后,他给自己放了半天假,专门到年货市场挑选了几幅大喜字。他说:“下岗后,我觉得自己好像一下子成了没娘的孩子,蹬三轮车还经常遭白眼,感觉心里十分憋屈。平日里一分钱掰成两半花,除了生活必须外都给孩子上学用了,家里添置不起其他东西。这回政府帮我的孩子交学杂费、书费,我这心里舒坦多了。以后我想存点钱做点小买卖,一定把孩子培育出来。”
腊月二十三,农历小年,是阿城市第四中学初二一班宋志健和姐姐宋东雪最高兴的日子,也让几年来一筹莫展的妈妈露出了欣喜的笑容。几年前,宋志健的父母离了婚,母亲一人带着两个孩子寄住在娘家。平时靠打零工和亲朋好友的接济艰难度日,两个孩子上学的支出是他们家最大的开支,也是母亲心头最沉重的负担。宋志健说:“我以前最怕每学期开学向妈妈要学杂费和书费了,以后再也不用发愁了。”
阿城市此举一出,各方反响强烈。哈尔滨市一位熟悉阿城情况的机关干部说,阿城虽然综合实力比较强,但财政负担也比较重。2005年,全市53户市属国有企业中,有39户顺利改制,14户进入改制收尾阶段,21487名国有职工全部实现并轨,发放并轨资金1.57亿元,而本级财政就补贴了5100万元,仅企业几项改制的成本就高达1亿多元。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阿城又出台了“两免”、“两提高”的举措,这说明在对待百姓切身利益问题上,解决资金急需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一级党委、政府的执政理念如何,对普通百姓的感情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