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要点:
民航航班正常率提至80%
民航五年累计完成运输飞行1043万小时
未来五年我国将每年引进100多架飞机
我国将建立新一代民航运输系统
民航总局副局长:民航对待安全工作“如履薄冰”
2006年2月14日10时,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请民航总局副局长高宏峰介绍中国民航“十五”成就和“十一五”展望,并答记者问。
[主持人郭卫民]: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今天是我们欢渡完传统的春节以后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第一场发布会。中国民航事业的发展也是社会公众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随着我们改革开放、社会发展,人们和民航事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对民航的期望和建议要求也越来越多。今天我们很高兴请来了国家民航总局的副局长高宏峰先生,介绍中国民航“十五”的成就和“十一五”的展望。现在我们就请高局长做介绍。
[高宏峰]: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民航总局,欢迎大家的光临,也感谢国务院新闻办给我们这样的机会,向媒体和社会各界介绍民航的情况,并向长期以来对民航工作给予关心和支持的新闻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十五”时期,在中国民航历史进程中是不平凡的五年,是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五年。中国民航明确提出并认真落实建设民航强国的战略构想,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大力推进改革开放,运输能力、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较好地适应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是航空运输大幅增长。根据初步统计结果,2005年全行业航空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货邮运输量达到259.2亿吨公里、1.38亿人和303.5万吨,分别比2000年增长111.6%、105.3%和89.2%,五年平均增长16.2%、15.5%和13.6%。
二是通用航空快速增长。据初步统计,“十五”期间累计完成通用航空作业飞行33.6万小时,比“九五”期间增长59%,五年平均增长率为11%左右。
三是航空安全水平显著提升。全行业每百万飞行小时重大事故率为0.29,比“九五”期间下降了55%,好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飞行事故征候万时率呈现逐步下降趋势。
[高宏峰]:
四是服务质量逐步改善。航空运输硬件环境有较大改善。航班正常率提高,平均水平达到80%。
五是机队规模迅速扩大。截止2005年底,全行业共有运输飞机863架,比2000年净增336架。飞机维修设施设备和技术建设得到加强。
六是基础设施建设成果丰硕。全行业五年固定资产总投资947亿元。共新增机场21个,改扩建了一大批机场。到2005年底,全国共有民用运输颁证机场142个。空管建设项目总投资约78亿元。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区域管制中心相继建成投产,使中国民航空管系统技术水平大幅度提升。供油系统储油能力已达到166万立方米,比2000年末增加38万立方米。
七是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十五”期间,中国民航完成了新一轮的体制改革。中国民航总局与直属的航空公司、服务保障企业和机场脱钩,实现了政企分开。原来“民航总局—地区管理局—省(区、市)局”三级行业管理体制改革为 “民航总局—地区管理局”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空中交通管理体制,形成了总局空管局—地区空管局—空管中心(站)三级管理与运营的体制框架。为加强航空保安工作,组建了空中警察队伍。
在改革管理体制的同时,对行业管制政策进行调整和完善。放宽市场准入,允许民营资本投资经营航空公司,目前已有奥凯、春秋、鹰联3家民营运输航空公司投入运营。放松了航线准入、航班安排和设置运营基地的管制。放松了价格管制。在企业改革层面,一些航空公司和机场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并成功上市,内部经营机制转换也取得明显成效。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中国民航初步建立了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并与国际接轨的新的行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八是对外开放迈出很大步伐。五年中与42个国家签署了新的双边航空运输协定或航权安排,2005年末中国与他国双边航空运输协定达98个。扩大航权开放,已在海南、南京、厦门等城市试点开放客运或货运第五业务权。颁布了新的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政策规定,外商投资的比例及其他限制条件大为放宽。五年共利用外资约23.5亿美元。2004年,中国成为国际民航组织第一类理事国。到2005年,我们行业总收入水平已经达到了1700多亿,但利润率应当说是比较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