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促销大战的硝烟刚刚散去,今年围绕着只隔一天的传统元宵节和舶来品情人节的促销战火再度燃起。”──这是新华网最近一篇报道的开场白。
“团圆”被情人挤到一边
2月12日是元宵节,2月14日是情人节。 相距如此之近,那么,这一中一西两个节日,各自在中国的遭遇和“节日经济”效应如何呢?新华网那篇报道称,在上海,作为情人节象征的玫瑰在沪上花市“一枝独秀”,进口玫瑰每枝价格攀升到30元-50元,以销售高档花卉出名的上海永嘉花市近日收到情人节的第一大订单:用999朵进口黑玫瑰扎成直径超过1米的大花球,售价3.5万元。《青岛晚报》在山东海滨城市青岛商场的见闻也大同小异:“七八元一斤的元宵价格又怎能与几百元一束的玫瑰创造的价值所抗衡?这就难怪商家打出的促销广告,把‘情人’二字格外突出,而‘团圆’却被挤到一边。”通常商家为了促销而展开的“价格战”,均以竞相削价来吸引顾客,可是在这次“双节商战”中,却是看似反常的“价值规律”在起作用。
年轻人爱过“洋节日”
反常的“价值规律”背后,有着并不反常的社会时尚和民众消费心理的变化。据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的一项调查,中国年轻人最喜欢过洋节,其中过圣诞节的占68.5%、过情人节的占61.8%、过母亲节的占59.4%、过父亲节的占52.7%。调查还显示,57.1%的男性认为“中国传统节日停留在吃、穿等物质消费上,而洋节更注重精神交流”,60.7%的女性认为“洋节轻松自在,中国传统节日过得累”。《新周刊》最近刊出系列专题《全球化冲击下传统节日面临危机》,其中一篇文章把“保卫”中国传统节日看成是“保住中国人文化尊严和身份认同”的大是大非问题;还有一篇文章呼吁中国民众“警惕西节东进下的自我殖民”。
有“人情味”的洋节日受欢迎
然而,多项调查发现,愿意过“洋节”的中国人似乎并非属于“数典忘祖”之辈。《华商报》做的一项类似调查发现,尽管过“洋节”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但他们其实是“土洋兼顾”:69%的读者仍然最喜欢过春节,6%的读者表示喜欢过圣诞节,25%的读者表示这两个节都喜欢过。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的调查还发现,中国人选择的母亲节、情人节、父亲节都是“人情味”十足的节日,而非“洋味”十足的节日,而颇能代表西方文化特色的万圣节、复活节,则因其不能理想地传情达意和不符合中国人思维方式,而无法在中国流行。其实,不仅中国人在过“洋节”,“洋人”也在过中国节。两周前,在伦敦举行了盛大的春节庆祝活动,各种肤色的英国人也在煞有介事地舞金狮、舞彩龙、放鞭炮、习武术、踩高跷、耍把式、用蹩脚的粤语互祝“恭喜发财”。迄今为止,似乎未闻那些英国人呼吁什么“警惕东节西进下的自我殖民”。(《金融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