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亦君
抓紧、抓紧、再抓紧
2001年3月19日,李鸿海带着村干部和红枣协会的人外出参观。回来时,得知外出打工的小儿子出了车祸,李鸿海赶到医院,小儿子已经永远闭上了眼睛。
在儿子坟前,李鸿海泣不成声:“儿啊!爸爸对不起你,你让给你找工作,爸爸没有满足你。 爸爸给村民承诺的事办完,就去好好陪你!”
办完儿子丧事,第二天晚上,他踏着夜色向村委会走去,村委会正召开调整产业结构会议。门一开,大家几乎异口同声说:“唉呀!你咋来了?”李鸿海强作笑颜说:“我咋不能来?”
在场的人都落泪了,大家关心的问:“你身体行吗?”“明天不要去曲沃参观了,你歇歇,咱过几天再去吧……”李鸿海说:“就按咱原来定的,明天去吧。”散会后,原红枣协会会长李博鸿私下和他说:“孩子刚出事,你的心里咋能撇开他呀!”鸿海含着眼泪说:“人死不能复生,红枣一误就是一年呀!”
多少天来,他带领村民早踏晨露,夜伴星斗,去华西、到大寨,进省城、去临汾,找资金,求援助……
别人有病,往家走,李鸿海只要胃疼难受,就往外跑,他说:“一忙就忘了。”
2003年夏天,在两坂村至孙家腰村柏油路铺设工地上,天不亮就在这儿忙碌的李鸿海又一次晕倒。医生诊断为:高血压动脉硬化、多发性脑梗塞,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他昏迷了3天3夜。县领导听说后,从北京请来专家为他诊治。从昏迷中醒来后,3天没过,李鸿海坚持回家。就这样,他边输液,边奔波在村前山后的工地上。
癌症病灶转移,腋下淋巴肿大,李鸿海只好去侯马市做化疗。第一次做完化疗,他没有回家,直接去临汾市,第二次做完化疗,又直接去省城,这都是为村里办实事寻找资金。去医院复查病情,他问得最多的是:“我还有多少日子?”
时光变得越来越吝啬,李鸿海时时提醒自己抓紧、抓紧、再抓紧。
他爱家,但从不顾家
李鸿海任职20多年,他给自己定的工资标准是每年400元,可这工资他从来没有领过一分钱。
妻子姚玲英说:“我跟他多少年了,他爱家,但从不顾家。”1997年,小儿子要买小四轮拖拉机,妻子把家里的1.2万元存款拿出来,还没等给儿子,李鸿海就接过来,给铺柏油路的工人发工资了,小儿子只好在姑姑家借了8000元。
2000年秋,李鸿海去曲沃县太子滩参观,自己掏50元买回8斤多红提葡萄,他手里提着,兜里揣着,满街满巷串,动员大家种红提葡萄。群众的劲儿鼓起来了,他竟把家里的3亩良田,让出去给别人。
为了修大桥,李鸿海把外甥女给他滋补身体的500元和妻子卖豆子的钱全部贴在了工程上。
为了兴建村卫生所,李鸿海把自己的老宅基地让给了集体。
为了发展优质葡萄,他硬是说服家人,把自家的3亩水浇地转包给了本村葡萄种植重点户李成仁,说是每亩地每年收取转包费150元,可他从未向人家要过钱。
李鸿海的大妹妹在村里开了个小商店,村里办事急需钱,李鸿海就把这儿当成了救急的地方。
村民说,李鸿海是有能力率先致富的。他人勤快,有思路,引鹿种,接大枣,上大棚,栽葡萄,样样都获得了成功。他路子广,关系多,信息灵,先后找来几百万元资金,帮助村民贷款几百万元,然而他总是把赚钱机会让给其他村民。
早在1996年,李鸿海去山东考察,选定了养鹿这个项目,买回了两只小鹿。后来村民李峰想养鹿,几次找他。李鸿海把两只种鹿原价转让给了李峰,还传授了养鹿的知识。几年过去了,李峰成为全村的养鹿大户,年收入几万元,还带领14户村民组建了养鹿协会。
求才若渴
退休中学校长李博鸿有知识、有能力、德高望重,李鸿海让老人挑起了红枣协会的担子。老人带头嫁接红枣600株,组织老干部编印《红枣高产管理》小册子发给村民。李鸿博去世,李鸿海拖着病重的身子,主持召开隆重的追悼会。
退休干部李成彬、村民李成文,有知识、懂法律、能说会道,李鸿海先后让他们担任村调解主任,每年处理大小纠纷数百起。青年王维国、李娥,致富有门道,人勤快,李鸿海先后把他们推上村团委书记、妇联主任的岗位……在两坂村这个小天地里,人尽其才,都有了用武之地。
李鸿海的执著引来了一批县内外的能人。经人介绍,李鸿海认识了曲沃县高级农艺师、县农委主任、研究红提葡萄的专家刘文,他先后5次登门拜访。刘文得知李鸿海是个动过大手术的人,拉着他的手说:“李书记,请诸葛也只是三顾茅庐。我跟你去,帮你建成红提葡萄村。”两年多时间,刘文带着曲沃县的技术员,先后到两坂村指导、解决困难20多次,还帮村里调回红提葡萄苗4万余株,从河北省赞皇县调回优质赞皇枣芽20万个,包销了120亩地的红提葡萄。
《山西农民报》听说李鸿海的事迹后,把“科技大篷车”开进两坂村,先后送去20多位专家学者、技术人员,为村民传授技术、释疑解难。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听说李鸿海的事迹后,为他兴村富民传授经验。现在,一批县内外的领导、技术人员和离退休干部,成了李鸿海的参谋和坚强后盾。
本报北京2月13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