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正在播出最新制作的大型动画片《三毛流浪记》。美工、音像等各种技术都好极了,连片前片尾的两首歌都那么娓娓动听,我很喜欢,每天都要拉着7岁的女儿同看。
过去的《三毛流浪记》连环画和动画片当然都是看过的,虽然那时的制作粗糙多了,但它无疑对我和前面的几代人的成长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次再看仿佛旧梦重温,每当它的一些经典情节要出现时,我就会对女儿进行准确的“预报”;当三毛在大上海尝遍人间冷暖,甚至要用一张报纸遮挡冬夜的寒风时,我就会对嚼着口香糖的女儿说:与三毛相比,你觉得多了什么,又少了什么?虽然这答案本来是现成的:与那个时代的三毛相比,女儿所多的,当然是温暖和幸福,所少的,也许是三毛的那份侠义心肠和面对生活的那种韧劲儿……可是女儿兀自嚼着口香糖,一言不发。
再以后,女儿再也不和我们一起看三毛了。
女儿为什么拒绝三毛?是故事不够曲折精彩,动画制作草率?女儿摇头。是三毛受苦的画面超过了一颗童心的承受力?还是摇头。我继续小心翼翼地问:是爸爸喜欢拿三毛和你比的原因吗?女儿不作声了。看来,问题的症结已经找到了。
很好看的画面,很好玩的故事,很有趣的三毛,女儿本来没有拒绝的理由,但当那个可爱的三毛成为我们敲打她的一根棍子时,她为什么要喜欢呢?
我不知道张乐平老先生对自己塑造的这个人物有着怎样的理解,但我总觉得,他在驱策着这个小人儿漫游人间时,最多的应该是童心和爱心,而不是一颗愤世之心。也许随着剧情的深入发展,三毛这个符号自然而然具有了一种批判的色彩,但我想无论如何,一个有爱心的作者,所希冀于自己的小读者的,仍然是快乐,而不是莫名的沉重,和与年龄不相称的忧愤。
三毛流浪于灯红酒绿的大上海,亲历罪恶和冷酷,也体验过人间真爱。这其实不过是一个社会之常态,像三毛这样被碾压在社会最底层的人,对这种常态的认识和抗力往往出人意料,所以三毛才是一个很少悲戚独多滑稽的喜剧典型。完全可以想像到,如果《三毛流浪记》的调子总是那么暗淡,那个小人儿总是要控诉什么,“三毛”恐怕早就不是中国几代儿童的最爱了。
从“三毛”这个符号中读出宏大的主题,拼命开发这个经典人物的“教训”功能,已经属于过去的时代了。我决心让女儿身心轻松地去看三毛,这意味着她不必再去经受三毛这根棍子的敲打,意味着他们可以一起随着剧情的发展,真切地哭一回,笑一回,闹一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