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奖评新闻
一提起人代会、代表议案,有的市民会觉得太严肃,离自己太远。但是,别小看了一纸议案和议案上人大代表们的签名,它可以改变老百姓的生活,给人们的脸上也涂上绚烂的笑容。
2月14日,在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即将开幕之际,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一组关于代表履职为民的感人故事。
一份议案,挽回经济损失2.3亿元
2005年金秋十月,沈阳战胜了建国以来第二大洪水,迎来大丰收。农民们喜悦洋溢在脸上,感激萦绕在心头。他们无法忘记市人大代表为大丰收立下的功劳———是李天林等10名市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使全市农村180座年久失修的排水站得到维修改造,在特大暴雨来临之际及时排涝,才使300多万农民辛勤耕作的成果逃过洪灾。
沈阳地处辽河和浑河冲积平原,地势低洼平坦,共有辽河、浑河等大小26条河流流经,形成辽浑蒲、北部河谷等6个涝区,全市521.91万亩耕地雨季易受涝灾。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沈阳市陆续在低洼区修建了382座排水站,经过30多年的运转,设备破损严重,站房破旧不堪,不能满足汛期排涝要求。
对此,李天林等10位沈阳市人大代表对全市排水站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掌握了所有排水站分布位置、运行状况等全部资料,还深入市场进行调研,预算了每个排水站维修改造所需资金。
2004年1月,在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召开期间,他们郑重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对新民市等农村排水站实施维修改造的议案》。大会闭幕后,此议案正式交付市政府办理。市政府及市财政局、发改委、水利局等有关部门,把这一议案作为重要的安民工程和富民工程来抓,决定从2004年年初开始,用两年时间对全市150座三、四类排水站和30座二类排水站进行维修改造,整个工程计划投入资金5000万元,使全市排水工程总体上恢复到10年一遇的标准。工程仅用一年半时间,于2005年6月份雨季来临前全部完成,近300万亩耕地排水状况明显改善。
一次监督,让农民打官司更方便
电影《秋菊打官司》中的镜头,也是过去偏僻地区农民诉讼难的真实写照。如今,沈阳农民打官司不用再往城里跑,今年全市26个农村人民法庭将开在农民身边,并有36个巡回法庭开到农民炕头。
人民法庭是基层法院的派出机构,也是审判公开、司法便民在农村偏远地区的体现。基层法庭建设是2005年市人大常委会重点关注、大力推进的一件民心工程。市人大常委会领导认为,农民打官司方便不方便,是沈阳投资环境好坏的一个方面。树立法院便民形象,起点就在人民法庭。
针对基层法院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意见和建议。“一府两院”高度重视、认真落实,研究制定了解决规划和措施,仅基层人民法庭建设去年市、区两级财政就投入2598万元。
在不久前,市人大常委会对沈阳农村基层法院建设的视察中,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丁仁恕介绍,沈阳市中院本着一切方便诉讼人、合理布局审判资源的原则,将原有的42个基层法庭调整为26个,除东陵、五三两个法庭已达到国家规定的建设标准外,其余的24个法庭全部按照最高人民法院规定的人民法庭建设标准进行重建。目前24个法庭的主体工程已全部竣工,大潘等法庭已建成投入使用,新建成的基层法庭办公楼已成为当地的标志性建筑。调整后,基层法庭的法官由平均2.6人上升到4.3人,保证了司法权威。
今年,沈阳市将开设36个巡回法庭,覆盖所有郊区、县(市)和铁西新区、高新区的部分地区。巡回法庭负责定期到偏远农村巡回受理案件和审理案件,利用镇、村办公室设立巡回受理点、安装便民诉讼联系箱、开通起诉、咨询热线,解决偏僻落后、交通不便农村地区群众诉讼不方便问题。不久前,法库县丁家房镇78岁的老汉胡文学就通过预约起诉热线,把巡回法庭的法官请到家里,打赢了儿女不赡养的官司。
市人大代表冯有为说,基层法庭基础设施的改善,为体现审判公开、展示法官形象、彰显司法权威提供了物质保障。
一项工程,让蒲河地价涨了10倍
蒲河从东北向西南流经沈阳市境内178.9公里。多年来,由于蒲河堤防设施条件有限,每遇特大暴雨袭击,沿河两岸的农作物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就会受到极大的威胁。在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辽中县代表团联名提出了《关于对蒲河整治的议案》,大会主席团经过认真讨论,决定将此议案交由市政府办理。此后,沈阳市连续对蒲河进行大规模整治。
市人大常委会对这项议案的办理进行了全程跟踪,先后三次组织人大代表对蒲河流域进行了全面视察。2004年,市政府对蒲河整治更加重视,市领导多次过问工程的进展情况,并定期进行资金调度。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科学安排,严格程序,坚持标准,保证了工作的协调运转、资金的及时到位和工程的优良质量。到2004年11月末,蒲河整治工程已经按计划全部完成。
目前已竣工的蒲河整治工程,建成了景观桥3座,形成了一处音乐喷泉。一个占地10公顷的人工湖及30万平方米的景观绿化带,成为农业高新区的一个美丽景观。经过整治的蒲河,给当地居民带来了意外的惊喜。目前,两岸人居环境不仅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而且农业高新区蒲河两岸的土地价格已由整治前的每亩两万元提高到20万元。
今年春节,蒲河两岸的农民们在大门上贴上春联:望蒲河,两岸奇观争秀色;观绿带,九州盛景艳盛京。横批是:紫气东来。
一道红线,为校园拉起保护绳
绿色,犹如初生的嫩芽,代表着希望。在沈阳市鳞次栉比的楼宇间,嫩绿的草坪并不鲜见,而承载着孩子们的未来和希望的校园,却在夹缝中艰难生存。在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王真新代表领衔提出了《关于加强我市中小学校土地房屋资源管理的议案》,为保护教育用地而呐喊疾呼。
议案列举了这样一组数据:沈阳市小学生人均占地面积是国家规定的最低面积的70%%;人均建筑面积是国家规定最低面积的78%%,由此可见全市中小学校土地房屋资源严重不足。在城市建设中,中小学校土地房屋资源流失严重,部分中小学校的环境遭到破坏,学校资源水平下降。议案呼吁,尽快出台《沈阳市中小学校土地房屋管理条例》,在城市建设上要体现“教育优先”的原则,作出中长期教育资源的总体规划方案,减少教育资源配置上和结构布局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日前,市政府对议案的办理情况进行答复:市有关部门将结合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和学校布局调整,逐步恢复和增加教育用地。科学规划新建小区,按规划标准预留教育用地。各区在科学预测学龄人口基础上,确定新建小区中小学校规模,划定学校土地保护线,预留教育发展空间。对城市建设和重点工程占用的教育土地,有关部门依据规定,及时给予经济补偿,四年里全市共补偿资金9232.8万元。目前,《沈阳市中小学用地保护规定》已经出台,对初中小学土地审批程序进行规范。中小学用地审批程序的制订,为今后教育规划用地的保护,特别是住宅小区开发中预留教育用地提供了有力保障。
《沈阳市中小学布局规划》将在最近最终完成并于今年一季度实施。《规划》范围包括和平、沈河、铁西、皇姑、大东五区及东陵、于洪区三环以内地区,连同浑南新区、农业高新区、棋盘山风景区,共10个地区。《规划》结合沈阳市人口变化和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对中小学校的规模及班额、用地规模、服务半径等指标进行了全面调整和完善。
对于已存在的学校,按照国家《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基本指标(生均占地平均值:小学16.9平方米,中学19.67平方米)的要求进行调整,并规划出保护红线,待时机成熟时按规划红线调整;对于新建学校,按国家《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的规划指标(生均占地平均值:小学20.14平方米,中学23.15平方米)进行控制;对于有条件的学校,按照“双高”普九的提高标准(小学、中学均为21平方米)进行规划。胡士俊张新本报记者朱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