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昨天,河南省卫生厅召开了全省卫生工作会议,会议公布了初步制定的“卫生十一五规划”,从而敲定了未来5年河南医疗行业的重头戏,其中包括全面提高河南人均寿命、降低婴儿及孕产妇的死亡率、建立覆盖全省的精神卫生防治队伍、提升农村卫生服务能力、整合城市卫生资源、建立化学中毒和核辐射两个医疗救治基地……每件大事都关系着河南人民的生命品质和生活质量。
健康指标“领头”中西部
按照河南省卫生厅制定的“卫生十一五规划”发展目标,到2010年,我省要建立适应人民健康需求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缩短城乡之间、不同区域之间、不同人群之间享有基本卫生服务的差距,改善社会弱势人群享有的医疗服务,提高卫生服务的“公平性”。通过未来5年的努力,在2010年,河南省公民的主要健康指标要略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处于中西部地区领先水平。
据河南省卫生厅有关人士介绍,这些主要的健康指标包括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3岁以上,婴儿死亡率降到千分之十五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到千分之十六以下,孕产妇死亡率降到40.61/10万以下。
此外,在未来5年,我省的卫生事业发展指标也必须达到以下水平:每一千人平均拥有2.36张病床;每一千人平均拥有医师1.31个,注册护士0.95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覆盖率要达到90%以上。
九成多医院能“看”艾滋病
在未来5年,我省将加强在全省目前已经形成的艾滋病防治机制、医疗救治体系和帮扶救助体系。大力推行艾滋病的自愿咨询、行为干预,对目标人群实施母婴阻断措施;完善救治体系,提高救治能力,将艾滋病防治纳入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到2010年,我省95%以上的县(区)级以上医院能够为艾滋病患者提供规范的诊断、治疗和咨询等医疗保健服务;娱乐场所、酒店和社区等人群集中场所安全套使用率要达到60%;城市八成以上居民、农村六成以上居民了解艾滋病预防知识。
我省还将在未来5年,实现全省95%以上的县(市、区)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
建立慢性病防治网络
我省将在未来的5年时间里,在18个省辖市建立慢性病防治基地,开展重点人群牙病、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和心脑血管等慢性病的综合防治工作,完成全省糖尿病、高血压的基线调查。
投巨资“武装”精神病院
目前我省心理医生数量太少,相关诊疗设施不足,心理疾病诊断水平及条件均无法满足日益激增的医疗需求。
在未来5年,我省将投入巨资,加强精神卫生机构的建设,武装一批精神病医院。到2010年,我省将基本建立起完善的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省、市二级精神卫生防治机构,把心理疾病的防治纳入社区卫生服务范围。
目前全省拥有政府举办的精神病医院20个,我省将改扩建1个省级、19个市级机构,扩建后的省级精神病医院将增加病床300张,市级则增加150张,能够大大提高心理疾病治疗水平,预计总投资需要2.43亿元。
农民看病都能按比例报销
从2003年,我省开始尝试在25个试点县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06年,试点县增加到65个,覆盖农民近4000万。我省计划到2008年,在全省农村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建立特困农民医疗救助制度,对农村、边远山区贫困家庭实行医疗救助。这意味着全省的农民只要愿意加入,都能够享受到看病报销这一原先只有城里人才能够享受到的待遇。
改善农村卫生条件
我省将加大改善农村医疗条件的力度,重点加强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原则上每个乡镇有一所卫生院,是政府办的,以公共服务为主,重点发展急诊和产科,综合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等服务。
此外,我省还将实施“11113”工程,即改造100所县医院、100所中医院、100所保健院、1000所乡镇卫生院和30000所村卫生室。改造后的村卫生室有100平方米~200平方米,配备各种医疗设备,农民在村里即可诊治各种常见疾病。我省还将完成部分县级医院、预防保健机构和乡镇卫生院房屋设备的改造和建设任务。
公立医院也会“推向市场”
在未来5年,我省将由政府制定统一区域的卫生规划,根据公共卫生服务和居民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确定保留公立医院的数量和规模,以负责居民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需求。其余的公立医院将被“推向市场”,引进市场机制进行改制和改造。
此外,我省还将优先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以形成多样化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在大中城市,政府按每3万~5万城区居民设置1所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据了解,目前全省9717万人口,其中城镇人口3000万左右,全省大约需要建80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我省共有各类社区服务中心570个,且规模比较小,设施差,服务功能不够完善,无法满足居民的就医需求。
在未来5年,我省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通过建立医疗结算系统、改革支付办法和调整支付标准等措施,鼓励和方便参保职工在社区就医。
在医疗收费方面,我省将推行“一升一降”,逐步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格,降低过高的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
全面提高应急救治能力。
随着化学物品和放射物质的广泛使用,依托河南省职业病防治所,我省将建立化学中毒和核辐射两个省级医疗救治基地,通过加强基地设施建设,完善运行机制,全面提高应急救治能力和水平,建立符合我省情况、反应迅速、具备应对各类重大突发中毒与核辐射事故能力的救治体系。
两个基地的建设主要依托目前省职业病防治所现有的设施进行业务用房的改扩建,并配置诊治设备,预计投资超过3000万元。
建立医疗救治数据中心
医疗救治信息系统建设是我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将建立省、市、县三级医疗救治数据中心,实现医疗救治体系各层级之间的信息连接,初步形成覆盖全行业的医疗救治信息网络,发挥医疗救治体系整体应急功能,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
全省规划建设1个省级医疗救治数据中心,在18个省辖市和5个扩权县建设23个市县级数据中心。
改造一所麻风病院
我省计划在1~2年的时间里,通过对我省现有固始黄山麻风病院的改建,改善现有麻风病院麻风残老者的居住、生活和康复质量。根据我省麻风病残老者人数,初步按照收容250人的规模改建麻风病院。
急救网络覆盖县、乡、村
县级医疗急救服务体系包括“120”急救指挥中心和急救站。未来5年,我省将通过加强医疗急救,形成覆盖县、乡、村的医疗急救网络。我省将建设108个县(市)的“120”急救指挥中心和所属的急救站,装备调度指挥通讯系统、急救设备和急救车辆。
除了县级急救网络外,我省还将在2010年前,以市为单位,实现市、县急救机构的联网,从而大大提高急救效率。
大力支持“中医”发展
为了发展国粹——中医药,在河南省卫生厅制定的“卫生十一五规划”蓝图里,我省将对县级中医院的急诊科、感染性疾病科、特色中医专科、乡镇卫生院的中医科发展给予支持。添加必要的设备,完善服务功能。
在中药研究方面,未来5年,我省将在中医中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的基础上,总结有满意疗效的治疗方案,研制两种中药新药,对抗艾滋病。
规划投资2000万元,对我省3~5个贫困地区省辖市级中医院进行改造。到2010年,全省的80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建成中医科,并具备向社区居民提供中医服务的能力。
大力培养或引进人才
在我省优势医学学科领域内,省卫生厅计划培养或引进1~2名院士、5名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学术带头人、30名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优秀人才。
除了引进人才外,我省还将加大对农村卫生人才、卫生管理型人才的培养。对基层没有学历的“赤脚医生”进行中专学历教育,对1万名乡村中医进行培训。委托国家重点大学重点培训高层次卫生管理干部,使得“专家型院长”逐步向“管理型院长”转变。
让穷人也能看起病
在今年1月初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长高强提出,为了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各地都要选择部分公立综合医院,建立平价医院或者平价病房,主要为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城市下岗职工、失业人员、低保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及老人儿童服务。
在昨天召开的全省卫生工作会议上,省卫生厅厅长马建中提出,河南将在省、市、县组建三级济困医院,除此之外,为了扩大百姓的受益范围,我省还将在公立医院中推行强制政策,设立一定比例的济困病床,这些济困病床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未享受医保的下岗失业人员、特困户、孤儿等特困群众。
与其他“五年规划”不同的是,济困医院和济困病床与老百姓的“时间距离”可能更近,将成为2006年河南医疗行业的一件引人注目的大事。哪些公立医院可能会改造成济困医院?公立医院中的济困病床如何运转,怎么收费?一系列问题等待回答。
据了解,目前关于该政策的具体实施方案正在细化中,近期有望进入实施阶段。
记者王芷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