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2月15日讯鲥鱼是长江非常珍贵的鱼种,但近十年来随着长江水质变化,这一八百里皖江特有的鱼种却陷入濒临灭绝的险境。对此,省政协委员项仕安近期通过调研,以提案形式呼吁将其列入我省生物保护工程,不仅引起了省政协副主席赵培根的重视并列为省政协主席重点督办提案之一,同时更引起了省科技厅的高度关注。
项仕安建议,长江鲥鱼是每年端午前后,自镇江到安庆这一段长江特产,其主产区在安徽段。对这个鱼类品种存亡,安徽应特别重视。项仕安认为,过去我们成功地进行了长江大闸蟹的人工繁殖,而鲥鱼更为珍贵,因此省政府应把鲥鱼的抢救列入生物保护工程,并责成省科委、科协、农委作为重点科研项目,成立一个科技攻关人员小组,立即开展人工繁殖研究工作。不要让这种特有鱼种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消失。
据悉,鲥鱼曾是长江常见的名贵鱼种之一,为长江“四大名鱼”之首,以其定时回游,味美而著称。过去不仅富有阶层人士能吃到,就是寻常百姓也能品尝。古时鲥鱼更是地方进贡朝廷的补品并被列入御膳美食。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却几近绝灭,造成这种恶果一是赣江万安水电站建设、围湖造田、过度捕捞等破坏了鲥鱼产卵场,直接造成了鲥鱼濒临灭绝;二是长江水域的污染日益恶化,致使鲜鱼自然资源急剧下降。
目前,鲥鱼数量稀少,且人工培育技术难度极大。某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从长江中捞取其仔鱼和稚鱼进行养殖试验,曾育成少量3~4龄的鲥鱼,有人开玩笑地说:“能否取一尾让大家尝尝养殖鲥鱼的味道?”得到的回答是:“你就是用同鱼一样重的黄金也休想换得一条鲥鱼。”另外,长江水产科学研究所90年代开始曾进行鲥鱼人工繁殖工作,但由于鲥鱼离水就死的原因(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曾记载下当时渔民们捕鱼时的情景:“渔人以丝网沉水数寸取之,一丝挂鳞,即不复动,才出水即死。”),这项工作一直未能取得成效,后该所曾经考虑用就地捕捞、就地繁殖的方法也未能奏效,于1999年放弃这项科研工作;直到2003年人工养殖鲥鱼才微见成效。由此足见鲥鱼价值的珍贵。
鲥鱼是濒危品种,属世界性抢救鱼类。为了挽救这一名贵鱼类资源,进行其人工繁殖、人工养殖面积放流增殖的研究,显得刻不容缓。我国对鲥鱼资源非常重视,鲥鱼的研究曾分别列入我国“八五”和“九五”科技攻关项目,一直是我国重点研究课题。
省政协副主席赵培根认为,鲥鱼作为长江珍贵鱼种之一,现已濒临灭绝,如果我省能通过科研攻关,破解这个难题,那将是件有重要经济和生物学意义的大事。建议由省科委牵头,省农委等部门积极参与,组织得力的科技人员,成立专题组,着力攻关,持之以恒,以求突破;同时省财政厅等有关部门在经费等方面应给予大力支持。
该问题也引起了省科技厅的高度关注,并召开了由省农委、省农科院和有关水产养殖企业等单位和有关专家参加的专题研讨会,就鲥鱼产业的发展进行专题研讨。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根据提案建议、专家的意见以及鲥鱼重要的经济、社会价值,在制定省“十一五”科技规划及相关专题研究时予以考虑。
据悉,目前长江鲥鱼在巢湖无为已培育成功,初见成效,从而填补了我省人工培育鲥鱼的空白。此举对挽救长江濒临绝种的鲥鱼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