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顾绣:连自家的孩子都不想学
作为上海此次参展的项目之一,上海顾绣吸引了很多专家和观众的注意,两名绣娘的现场表演,更是增加了该古老传统艺术的魅力。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上海顾绣目前的生存境地并不是很好。
“每天即使连续工作8小时,刺绣进展也是很慢的。”在上海展台上,正在现场表演的高秀芳老师戴着高度老花镜称。相比于前一天,《群鱼戏藻图》虽然已经绣了很多,但距离完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她坦承,顾绣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而且对于技工的要求非常高,几乎一整天都得保持一个姿势,坐在台前穿针引线的刺绣,身体劳累不说,单是眼睛就受不了,所以她们早早就戴上了老花眼镜。
“想学顾绣技艺,没有一两年很难上手,”高秀芳透露,“要想成为熟手,学习七八年时间也不奇怪。”据悉,顾绣的很多技艺和基本图案,都是在不断练习中领悟和理解的,简单的说教不可能学成。一幅简单的顾绣,一个人至少要两三个月才能完成,而比较复杂的作品,需要一年甚至几年才能完成。
“所以,连我们的孩子都不想学,而到现在我们也没能收徒弟。”两位现场表演的绣娘都这样说。据悉,她们两个现在都已退休,由于年龄关系,平常根本不会再进行刺绣,而和她们同龄的总共五六个传人里,其他人也都没有收徒弟。上海松江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称,当地的一家企业曾经招收了十多名工人,但现在只剩下了8个,工作既单调又累,而且待遇也不高。
无锡惠山泥人
与上海顾绣一样,无锡惠山泥人的境地也很糟糕。年近70岁的喻湘涟和王南仙老师也已退休,她们当时几十个人一起,跟随一个师傅学习泥人技艺。但现在王南仙只有3个徒弟,而且年龄都在四五十岁左右。喻湘涟称,当地的工厂想招学徒,但每月只有200元的工资,估计很难找到人,何况一个“阿福”有的制作时间长达半个月,成品后的售价也不是很高。
北京哈氏风筝
具有100多年历史的北京哈氏风筝,唯一传人哈亦琦也发出感叹:“现在传人还没有定呢。”从上个世纪初,哈家祖上就开始做风筝,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几乎都卖给达官贵人,曾经荣获国际展览银奖,所以声名远扬。建国后,他们一家很长时间没有制作风筝,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才恢复,但13个兄弟姐妹中只有他一人继承手艺。“现在我有3个徒弟,但传人还没有定。”
普米族民乐———口弦
来自云南贡嘎雪山脚下普米族的8个女孩,现场为观众表演该民族的乐曲和舞蹈。记者看到,队员熊财香手里拿着3个铅笔大小的竹片,并排放在嘴边用手指弹奏表演,发出很动听的音乐。据记者了解,这种乐器名叫口弦,可以算是中国最原始的手工乐器。普米族总共有3万多人,有很多古老的文字和仪式还不被外人了解,即使是本族内的年轻人,也几乎看不懂其古老文字,要想传承下去难度很高。
少林功夫不止是“少林拳”
据悉,就在此次展览开始的第一天,除了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展览外,有关部门同时在北京民族文化宫连续推出3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专场文艺晚会”。据负责人透露,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项目少林功夫也成为晚会的表演内容。
据少林寺实业发展总公司负责人钱大梁称,少林功夫此次参与展览,并不是为了争夺某项荣誉,而是为了避免在现代化、国际化进程中被逐渐“肢解”。
据悉,少林功夫是指在嵩山少林寺这一特定佛教文化环境中形成,以佛教神力信仰为基础,充分体现佛教禅宗、智慧,并以少林寺僧人演练的武术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传统文化体系。
在1500年的历史中,少林功夫逐渐形成了完整、系统的禅武文化体系。据少林寺流传下来的拳谱记载,少林功夫共有708套,其中,少林拳、少林棍、七十二绝技、达摩易筋洗髓经等在华人世界家喻户晓。
然而,为了世人习练和竞技体育的需要,少林武术经常被简化为方便易学的“少林拳”,人们所认识的少林功夫趋于单调,其宗教精神内涵逐渐缺失,真正少林功夫的博大精深之处越来越鲜为人知。而出于利益驱动的某些冒牌“少林武馆”也影响了少林功夫的声誉。
钱大梁举例称,作为中国传统精粹的中医、中药,在经过多年的努力后终于得到西方国家的认可,但这种认可只是停留在一个阶段,即只重视中医、中药的配方,继而将其融入到西医中,中医最后的地位反而会很尴尬,失去了本该具有的话语权。
“同样,少林功夫也面临这种风险,即简单化、肢解化。”钱大梁认为。他称,少林功夫作为具有千年历史的文化积淀,在人类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如果被西方文化同化、分解则将是一个悲剧,所以他们已经采取措施维护自身的特性和特色,专门成立了实业公司,以维护少林功夫的正面形象和多元性。
重申报、重开发,轻保护、轻管理
“目前,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势很严峻。”昨日下午,在接受晨报记者采访时,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国家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评审组专家陈勤建反复强调说。他称,在市场经济和拜金主义的夹击下,我国一些地区的剪纸、年画、农民画等民间美术进行商品化生产,缺少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产品单一粗劣,从而失去了保护价值。
在采访中,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也认识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难题。他称,一些依靠口传身授方式加以承传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珍贵实物和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随意滥用、过度开发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
此外,王文章认为,法律法规建设的步伐不能及时跟上保护工作需要,还缺乏相关法律保护;管理制度不健全;收集、整理、记录、建档等工作相当薄弱。一些地方非物质文化保护意识淡薄,重申报、重开发,轻保护、轻管理的现象比较普遍;少数地方进行超负荷利用,存在商业化、人工化倾向,甚至随意篡改民俗艺术。
“但是,国家已在不断加大管理保护力度。”王文章介绍,在国务院颁布相关管理条例后,国家已经采取措施加大保护力度,比如已经成功申报4个项目成为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制订相关的政策法规;全面开展试点工作;培训专业工作人员等。
昆曲保护:回归民众
“一个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文化主权的重要标识。再加上以前专注于经济发展,各地对于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也参差不齐,尤其是对文化主权的保护不太在意,只是认识到了国家领土等主权的重要性,所以造成了一些损失。”陈勤建认为,比如皮影戏,也就是走马灯,在我国山西等多个地方都有分布,但这项民间艺术传到柬埔寨后却被改进,结果被其在联合国申报为非物质遗产。
在被保护的项目中,他认为昆曲、上海南汇锣鼓书、宁波梁祝的文化传说等保护措施、效果比较突出。
据悉,周庄在开发当地旅游环境中,正在将昆曲的民众生活相逐步恢复起来。譬如政府投入巨资,从娃娃入手,开办昆曲辅导班,在小学生中传唱昆曲;建古戏台,专门相邀民间歌手和苏昆剧团演员定期登台表演,使与民众生活隔膜已久的昆剧,逐渐重新回归到民众的生活样式之中,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真正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谈及申遗的可能性,陈勤建分析,来自上海的《黄道婆及手工棉纺织技术》,是中国手工艺纺织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我国乃至世界科技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历史地位,同时也促进了世界棉纺业的发展。
陈勤建称,国家有关部门近期有可能公布入选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要申遗必须从中推荐。他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评审,参考联合国的有关规定,即是优秀、独特的,长期积淀而成,与地域文化有密切联系,技术方面有鲜明特点,还必须是濒危的项目。
作者:晨报特派记者李锐北京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