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奖评新闻
永清扎刻作品《七层八檐白塔》蔚县剪纸作品《清明上河图》唐山皮影
武强年画代表作《六子争头图》
本报记者 赵永兵 文/图
昨日,记者赴京来到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在这里举行的中国首次非物质文明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吸引了大批参观者,我国各民族各地区几千年来传承和发展下来的2000多项精选文化遗产,在展览中通过图文、实物和现场演示得到了生动展现。
整个展览由“综合板块”和“地方板块”两大部分组成。昨日,记者专门来到“河北板块”,发现我省亮相“国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玉田泥塑、武强年画、蔚县剪纸、衡水内画、魏县土纺土织、永清扎刻、磁州窑传统烧制工艺、峰峰矿区苇子灯阵、沙河藤牌阵、武强年画古版和武强年画现场表演共11个门类。燕赵民间绝活以其独特的技艺,成为展览会上引人注目的一道风景。
永清扎刻精美绝伦 作品当国礼赠日本
永清扎刻是用高粱秸秆扎刻而成的各类工艺品,从传统的蝈蝈笼、秸秆花灯,到扎刻各类仿古建筑模型,作品都需要精工制作,它属于典型的民间手工技艺。目前永清扎刻的代表人物徐艳丰,系本地秸秆扎刻的宗师。
40年来,徐艳丰扎刻的大小作品达70余件,件件称得上精品。其作品《天安门》以国礼赠与日本长野县收藏;《佛香阁》和《故宫角楼》被中国美术馆收藏;《黄鹤楼》由中国对外展览公司送往加拿大多伦多展出。
在“国博”展出的这件扎刻作品《七层八檐白塔》,是徐艳丰花了整整4年时间扎刻而成的。令人称奇的是,这个耗用数万根高粱秸秆搭建起来的七层白塔模型,没有用过任何粘合剂、钉子、铁丝或是针线之类的辅助固定工具,整个作品完全是通过在秸秆上刻槽相互咬合实现固定的。令人拍案叫绝的是,这个通过高粱秸秆互相咬合搭建起来的模型中,所有门窗全都可以自由开合,即便是只有火柴盒般大小的也不例外。
在记者采访的两个多小时里,凡来河北板块参观者无不对它充满好奇。听完工作人员的讲解和现场演示开关窗户后,观众们都会向这件精美绝伦的扎刻作品挑起大拇指,表示称赞。
蔚县剪纸巧夺天工 刀工堪与丹青媲美
在“国博”展出的蔚县剪纸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要算民间剪纸大师高佃亮的《清明上河图》。这幅长9米的剪纸作品,曾荣获第二届上海民俗民间博览会金奖,完全是高佃亮模仿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用刻刀一刀一刀刻出来的。从构图上来说,宋代丹青大师张择端笔下的内容,高佃亮的剪纸作品上几乎都有。昨日,看过剪纸作品《清明上河图》的观众都认为,高佃亮的刀工堪与张择端的画笔媲美。
蔚县剪纸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又称窗花,是民间的一种传统装饰艺术。在全国品类繁多的民间剪纸艺坛上,蔚县剪纸以构图饱满、造型生动、色彩绚丽、工艺奇特的艺术风格,独树一帜,被誉为华夏剪纸之最。蔚县剪纸在刀功上既有北方民间剪纸的粗犷、质朴的特性,又有南方剪纸阳刻细腻、秀丽的风格。它色彩浓艳,对比强烈,装饰感强,民间味浓,富有节律韵味。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许多前来参观蔚县剪纸作品的观众,开始几乎都会不约而同地问一句话:“这些作品真的都是剪出来的吗?”有不少观众都是在亲手触摸剪纸作品之后,才愿意相信真的是剪纸而不是绘画。由此,我们不难想见蔚县剪纸到底有多么的传神逼真。
武强年画最受欢迎 观众希望当场购买
武强年画现场制作表演,是此次中国非物质文明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上最为精彩的“十大民间绝活”现场表演活动之一。记者在“国博”现场采访时发现,许多观众看过武强年画现场制作表演后,很快爱上了这种极具民俗味道的艺术作品,更有不少观众当场表示想买走几幅年画。然而由于在国家博物馆的展厅里不允许从事经营行为,他们只能抱憾离开。
武强年画博物馆陈列部副主任刘国胜告诉记者,为弥补观众不能当场买画的遗憾,他们向每位对武强年画感兴趣的观众派发名片和宣传页,方便观众邮寄购买。然而,仅仅两天时间,他们带来的500张宣传页和名片就发完了。
刘国胜介绍,据现存资料考证,武强年画产生于宋末元初。1985年武强建立了“武强年画博物馆”,1993年武强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木版年画之乡”。武强年画全部为手工工艺,制作采用木版水色套印而成。它所反映的题材极为广泛,表现形式更是多种多样,有门画、灶画、中堂、对联、窗花、灯方等几十种。
其他民间绝活展示
衡水冀派内画
清乾隆末年,内画鼻烟壶诞生。内画使鼻烟壶达到了“寸幅之地具千里之势”的艺术效果,被世界称为“不可思议”、“鬼斧神工”的艺术。
衡水冀派内画
在全国内画界占有重要地位,是现代中国内画的代表,衡水冀派内画人才济济,其中风格各异、各有专长的一流画师有10余人,其作品豪爽奔放且富有诗情画意,肖像着色清淡,层次分明,富有质感。
玉田泥塑
玉田泥塑
从清光绪年间形成算起,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20世纪60年代初,玉田民间泥塑正处于繁衍流传的成熟、兴盛期,集市上泥塑摊点长达0.5公里,形成了“泥人一条街”。1993年12月,国家文化部正式命名玉田县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民间泥塑)”。玉田泥塑作品被海内外广泛收藏,已流传到法国和日本等国家。玉田著名泥塑艺人刘广田的代表作《小狮子戏绣球》和吴玉成的代表作《骑毛驴走娘家》曾入选文化部举办的“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
唐山皮影
唐山皮影
又称驴皮影,是中国皮影戏中影响最大的种类之一。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的唐山皮影,一直传承延续着口传心授的方式,为文化传承的方式方法提供了重要借鉴价值。唐山皮影的唱腔、音乐、表演、造型有着本地域特有的风格,受到国内外同行和观众的赞誉,具有很高的欣赏与研究价值。
然而,目前由于能够进行皮影戏剧本创作者不足10人,皮影艺人年龄偏大,找不到徒弟传承,唐山皮影面临着失传的困境。
沙河藤牌阵
藤牌阵是我国古代战场实战技击项目,如今,在我国北方,该项目仅留存在河北省沙河市十里铺村。沙河藤牌阵历史悠久,在北方文化遗产中十分罕见。300多年来,它在防身御敌和活跃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目前,由于传承人年事已高(3名传承者平均80岁),接承者乏人,战术、技法生疏,动作生硬、简单化,阵法不整,竞技水平日减,亟待抢救保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