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元宵夜一把香火,将古蜀道剑门关关楼烧成残垣断壁,教训深刻。烈火无情,火患像一个隐藏在瓶中的魔鬼,如果没有瓶塞,火魔就会狂飙出来肆意横行;消防设施消防意识则是阻止火魔狂飙的瓶塞,只要瓶塞尚存,火魔就难有机会猖獗。 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是最佳选择。而发现问题,亡羊补牢未为晚矣。剑门关的大火让人痛定思痛,和它同类的全省各地的文物保护单位及古建筑的防火情况如何?昨日,本报记者深入各地调查。
宜宾篇
贵在自防真武山23年无火警
昨日记者深入国家重点文保单位———宜宾真武山古建筑群采访后,所见所闻令人欣慰:始建于明、清,建筑面积近4000平方米的真武山古建筑群,数百年来一直未发生过重大安全事故。1983年至今23年间,真武山上从未响起过火警。
宜宾市博物馆馆长助理刘万奇一语道破玄机:“火灾贵在自防,长期以来,宜宾市把真武山古建筑当成活文物来重点保护,不仅设立专职机构,政府经费也有保障。”
据刘万奇介绍,真武山是无围墙免费开放的道教胜地,每年各类重大文化和道教活动频繁。1983年宜宾市博物馆入驻真武山办公以来,一直把防火防盗列入重中之重,对重点部位实施24小时轮流守护巡查制。“电线老化和雷电是古建筑群的最大天敌,对此,政府出资全面改造,所有电线全部下地,安装防雷系统。五宫十三殿外,为香客划定区域集中定点烧香,并严禁香客燃放烟花爆竹。”记者杨元禄
雅安篇
护古镇义务消防队勤演练
从抛水带到接好水管,不会超过10秒钟,你很难想像这是出自一支业余的义务消防队员之手。14日,雅安上里古镇进行了一场消防演习,义务消防队员熟练地操作消防设施,再次证明自己能够肩负保护古建筑的重任。
上里古镇是四川十大古镇之一,由于多为明清及民国时期的木结构建筑,预防和消除消防隐患十分重要。雅安市雨城区政府从去年8月选拔10名男子组建义务消防队,并投资16万元购买了消防器材。记者采访发现,无论是街巷还是古建筑的院落里,重要位置都挂有灭火器。镇党委王书记介绍,他们在古镇悬挂了100多个灭火器,平常消防队员也会教古镇居民如何使用灭火器,以求万无一失。记者涂劲军
南充篇
罗瑞卿故居没有消防栓
昨日,记者对南充境内的国家级、省级文保单位及省级风景区内的文保单位逐一了解发现,绝大多数单位消防安全防范到位,但罗瑞卿故居火患突出,因条件限制,没有消防栓,一旦起火,扑救几乎没有水。
据仪陇朱德纪念园的工作人员介绍,朱德故居属于国家级文保单位,防火设施正按一流标准建设。西山风景区内史学家陈寿读书治学的万卷楼,楼内管理严格,没有发现任何火患。阆中张飞庙目前消防到位。
不容乐观的是罗瑞卿故居。该故居位于南充市郊舞凤镇清泉坝村,面积约300平方米。据故居管理处主任刘南介绍,目前故居火患明显。因位置较偏,条件差,主水管没有安装到位,只安装有分水管,仅能保证日常简单用水,一旦起火,扑救很困难。故居旁是农家,没有搬迁,不符合规范,也是火灾隐患源。刘南非常担心,他说,管理处每天只能死守,下班后及时切断电源,留专人严加看护,生怕出一点差错。
记者李罡
眉山篇
烟花燃放威胁三苏祠
即将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的眉山三苏祠有着天然的“防火墙”:总占地面积96亩,却拥有20多亩的天然水域,成为三苏祠300多年来免遭火患的重要保障。
然而,由于上万平方米的古建筑全系木结构,防火任务依然繁重。为此,三苏祠制定了一套消防和文物保护预案:所有文物存放和展览的位置均有红外线监控装置,重点防火部位实现了人、机、狗“三防”,定期邀请消防部门进行检查,每个季度开展一次消防演练。
尽管三苏祠采取多种措施预防火灾,每年春节和重大节日期间周围居民和单位燃放烟花依然对三苏祠构成重大威胁。三苏祠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将三苏祠周围一定区域划定为禁止燃放区,以确保古建筑的安全。周坤炜记者陈章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