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各大医院采取切实措施
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
许宗衡市长在市政府四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提出,要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努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市政府在“十一五”期间将投资70亿元按照“一大一小”规划加快我市卫生系统硬件建设。 全市卫生系统认真落实会议精神,不断完善内部分配管理机制,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规范医疗和用药行为,切实逐步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昨日,本报记者分赴各大医院展开全面深入采访。
市第二人民医院:自动化分诊双休日手术
市第二人民医院率先在全市推出自动化分诊系统解决患者看病排长队问题。据悉,该院在外科、妇科、优诊科、B超室、CT室等人流量多的科室设置叫号呼叫系统。系统按序自动安排病人到最合适的或病人自己所选择的医生处就诊,真正实现了“个性化”服务和“互换式”服务。
与此同时,为解决看病难问题,门诊部增设了挂号、收费、检验、取药等窗口,开设简易门诊,减少市民看病排队的时间。针对医院需要手术的病人多而手术室不够的矛盾,医院推出双休日手术,努力解决择期手术排队时间长的问题。
同时医院从控制药品收入比例,规范药品、医用耗材的采购,取消开单提成,清除不合理收费、不合理检查、不合理用药等方面着手,控制市民看病费用的增长。医院把药品收入比例控制在40%以下;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严格执行集中招标,控制了药品和耗材的价格。从统计数据看,2005年7~10月份的药品收入比例平均为38.48%,购买中标药品金额占全院全部药品采购金额的93.5%,全院使用中标药品品种数占总品种数的91%多,有效地控制了药品费用的增长。
北大深圳医院:调整门诊布局严查违规收费
北大深圳医院院长蔡志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市级大型综合化医院长期超负荷运行是导致“看病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他认为,最有效的办法是合理分流病人,大医院规模要合理扩张,政府对大医院要多支持,并把部分财力投入社区健康中心建设,确保小病进社区。
北大深圳医院近两年先后推出22条措施疏通门诊“瓶颈”。其中包括:调整门诊出诊时间,通过错峰上班或弹性上班尽可能让当日挂号的病人看上病。调整门诊布局,通过信息化建设尝试优化门诊流程,电子叫号、门诊卡系统的逐步推广,有效减少患者重复排队和高峰期容易出现的就诊秩序混乱现象。根据患者就诊需求变化,设立方便门诊、门诊快检中心、疑难病会诊中心等门诊服务新模式。
北大深圳医院在院内实行违规收费“买单制”。严查门诊300元以上的“大处方”;成立“物价收费专项整治小组”,对每份住院病历进行出院前费用核查;对单一病例费用超过20万元的,严格规定审计部门介入调查审计;对乱收费的相关责任人按情节轻重进行经济处罚,严重的开除公职。
市中医院:增加病床完善服务多管齐下解决看病难
“看病贵”是群众关心的焦点。市人大代表、市中医院院长杨卓欣说,市中医院积极推行全方位招标采购,连续6年将每门诊人次平均费用控制在110~130元之间,住院平均费用在5500~6000元之间,无大增长,在全国同等城市医院中属低收费水平。由于医疗价格相对低廉、医德医风好,市中医院门诊量、住院量连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另外,市中医院新住院大楼今年底启用,病床将从300张增加到600张,与门诊量相匹配,满足患者住院需求。市中医院同时采取措施缩短排队时间和改善窗口服务,鼓励医生多出门诊,满足群众对“专家号”的需求。杨卓欣说,看病难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解决“看病难”,政府应该多管齐下。一方面是增加医疗网点建设,满足群众常见病诊疗需求。另一方面要扩大大医院规模,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使疑难重症病人不出深圳就可完成诊疗。同时,政府要通过制订政策引导病人,如建立基本医疗“社康-大医院”的转诊制度。
市儿童医院:延长门诊时间严查不合理处方
为解决学童平日上课看病不方便问题,市儿童医院正常内外科门诊每天延至23时30分,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周六、周日中午不休诊,全天开诊,周一至周五开设夜门诊至夜晚8时30分,给群众和学童就医带来了极大便利。
为控制患者医疗费用,市儿童医院制定临床检查适应症制度,不滥开检查。完善医院药品用量动态监测及超常用药预警制度,严格控制药品收入比例及处方金额,每月公布各科室及个人前10名处方药物用量及金额。规定人均处方金额及药物支出占病人人均总支出的比例,凡有违规超出者,即从违规科室月效益工资中扣除。去年全年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控制在29%以内。
为规范抗生素使用,医院规定门诊医生只能开具一定范围和级别内的抗生素处方,如超出级别,需由科主任亲自审核,高级别的抗生素只限于住院部使用。推出“临床药师干预不合理处方”制度。药剂科从住院、门诊处方中随机抽取处方,以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限定日剂量等为依据,分析其用药理合理性,并以期刊简报的形式将监督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公布并进行分析。
市妇幼保健院:实行无间断就医护师可上门服务
自2004年起,我市孕妇分娩量不断刷新历史纪录。作为深圳妇产科分娩量最大的医疗机构,市妇幼保健院去年孕妇分娩量达6992人,病床年使用率超过120%。市妇幼保健院院长侯庆中说,妇科、产科、超声科等门诊医师,在长年超负荷运转的情况下仍坚持将方便留给患者,从早上8时到晚上9时门诊实行无间断就医。
作为卫生部子宫颈癌早诊早治基地,市妇幼保健院的妇科医生用3年时间深入工厂、社区,对全市19万名30~45岁妇女(包括户籍和流动人口)开展普查和早诊早治,并通过市卫生局申请100万元财政拨款用于购买试剂对全市5000名育龄妇女开展免费子宫颈癌筛查。
2004年3月,市妇幼保健院在全国首先推出“产后康复家庭护理”服务新模式。顺产分娩且产后48小时没有医学指征的产妇,经医生同意可以提前出院,由医院派主管护师上门“一对一”指导哺乳、婴儿喂养护理、产妇拆线和康复锻炼等内容。这一措施加速了床位周转,使该院产妇人均住院天数缩短到5.1天;人均节约费用600~1000元,大大减轻了低收入家庭住院分娩的负担。
市第四人民医院:
临床科室均开夜诊
市第四人民医院(福田人民医院)为切实解决市民看病难、看病贵这一热点问题,全部科室开设夜诊,分流病人就诊时间。
2005年以来,该院全部临床业务科室及所有的辅助检查科室都开设了夜门诊,看病时间每天从早8时到晚上9时30分。并率先在我市实施夜间进行抽血化验、胃镜、肠镜、B超、CT等各项检查,使患者在夜间、日间都可看病检查,夜间看病与日间一样方便。
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院长庄俊汉介绍,从2005年1月1日起,医院对放射、检验、B超等大中型检查项目中的215项收费价格进行下调,下调幅度最高达67%。2005年10月,医院对床位费、药费、内窥镜、ECT、心脏电生理等28个项目再次主动降价。
降低医疗成本,严格控制大处方。在药品管理方面,招标药品采购率达99.5%。药价平均下降22.42%,实际让利患者2110多万元。对200元以上处方进行统计,并将开处方前10名医生进行公布,所有药品使用通用名,严格控制开大处方现象、乱用药现象。
市第五人民医院:
单次诊疗费上限百元
市第五人民医院(罗湖人民医院)一到高峰时间,挂号处的患者往往排成长队,半天也挂不上号。医院针对这种情况增设了自动挂号机,医保病人可以用医保卡自动挂号,同时,在每层楼均可以挂号交费,解决了病人挂号、取药排长队的难题,目前看病排队的时间明显缩短,一般不超过10分钟。医院还应患者的要求延长了门诊时间,开展了夜诊和午间门诊,从早上8时到晚上9时不间断为患者提供服务,门诊抽血室24小时开放,任何时候都可以抽血,大大方便了一些因工作繁忙的病人。
由于不少患者是从香港或者内地的省份慕名来医院就诊的,医院特地提供了邮寄化验单服务,方便了远道而来的患者,减少了大家的等待时间。该院病房还实行酒店式管理。医院在一楼大厅公开药价和各项检查收费标准,并设有收费项目自动查询系统,让患者对医院收费“心中有数”。同时,医院实行了“百元处方”制度,单次诊疗费用不可超过100元,根据病情需要和病人的实际情况用药,还规定:除特殊科室和病种以外,门急诊医生300元以上的处方数量不能超过该医生当月处方量的5%。医院用药99%采取政府招标药品。
市第六人民医院:
药品收入超标扣奖金
市第六人民医院(南山医院)在患者最多的妇产科设立“产科检查”“妇科检查”两个分诊区,提供咨询和合理分流患者就诊服务;建立“门诊部党员流动服务队”,主动为患者排忧解难;建立病人陪护中心,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全程陪护;70岁以上老人凭身份证即可免费办理就诊优先卡,持优先卡的老人可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治疗。
医院检验科等科室新近推出了电脑条码管理系统。患者或家属可在规定时间段内随时收取自己的化验单,一旦化验完成,系统将显示全部结果并自动打印,解决患者排队取单的难题。院长杨佳勇说,针对群众反映“看病贵”的问题,医院每月通过HIS系统汇总各科室业务收入与药品收入数据,对超过药品收入比例上限的科室,按照规定扣除一定比例的奖金。为了解决注射中心人满为患的问题,南山医院定期、不定期公布输液处方量居于前面的医生名字,并予以相应处罚,对于屡教不改、遭患者多次投诉的临聘医生予以除名。
宝安区卫生系统:
扩大医疗服务网络
宝安区卫生局局长陈金喜昨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宝安卫生系统以公共卫生、医疗质量、行业作风、卫生信息化和医院文化五大建设为主线,着重解决群众在就医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热点问题,创新发展宝安卫生事业。
去年,宝安区卫生系统在巩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成果基础上,加大社区卫生服务网点建设,新建社区健康服务中心24个,全区社康服务中心增至130个,覆盖人口285万。此外,在社区居委会、工业区新增社会医疗机构150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群众“看病难”。
陈金喜说,去年10月,宝安区12家医疗机构向社会公开承诺:年度每门诊人次平均费用、住院平均费用零增长,缓解群众“看病贵”。统计显示,2005年全区每门诊人次平均费用98.3元,同比下降5.7元;出院者平均费用3574.85元,同比增加201.74元。住院者平均费用467.3元,与2004年同期基本持平。2005年6~11月,全区医疗机构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33.09%,同比下降0.24个百分点。基本实现预期目标。
本专题撰文深圳商报记者王美华秦兴梅李薇
通讯员帅菲斐赵羚谷吴志强李传文林川钟伟梅杨恒陆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