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今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起步年,全省各级财政部门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在稳定、完善、强化各项惠农政策的基础上,确保财政支农资金增量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高于上年。 据悉,今年新增教育、文化、卫生支出将主要用于农村。省级财政支农资金将达到44.9亿元,比上年增加12.5亿元,增长38.6%,比全省一般预算支出增幅高29.6个百分点。同时增量资金的60%以上将用于改善农民生活质量。
据介绍,这些支农资金主要用于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通村公路和村屯道路建设、农民住房改造补助、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农村敬老院改造、农机具更新、农村医疗救助、农业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禽畜防疫体系建设等方面。
今年还将加大“三补贴”实施力度。将粮食风险基金包干总额的50%即23亿元,比上年增加3.7亿元,用于对农民直接补贴,同时进一步完善粮食直补分配政策和资金发放政策。安排农用拖拉机更新资金5500万元,比上年增加3000万元,进一步加大组建农机作业合作社的投入力度。今年加大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力度,继续安排缓解县乡财政困难“三奖一补”资金2.7亿元,切实增强县乡财政的自我保障能力。今年全面实行乡村偿还因举办农村义务教育等社会公共事业所欠债务奖励制度,按照偿还奖励范围内债务金额由省级财政予以30%的奖励,支持和引导乡村逐步化解债务。同时,继续加大对扶贫开发的支持力度,继续安排财政扶贫资金5000万元,因地制宜地实行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促进贫困地区社会的全面发展,增强贫困农民自我发展的能力。(黑龙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