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奖评新闻
本报记者 卜松竹 通讯员 钟鸣
聘“容庚先生为本校本国文字文学系襄教授。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昨日,粤籍国学大师容庚的一批珍贵聘书、奖状在广东省档案馆正式亮相。专家指出,这批档案见证了容庚治学、从教的人生轨迹,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容庚的聘书是省档案馆名人档案收藏以来的一个重大收获。10年来,在全国最早开展这方面档案专藏的广东,已经建立起一个集纳了260余位“名人”、2万余件档案的可观资源库。
80年前聘书品相仍良好
记者在省档案馆中看到,虽然历经80年左右的岁月,但是容庚的这批聘书品相依旧相当良好,纸色仍然雪白,纸面平整,甚至外面的信封也干干净净,可见多年来它们受到了家人的精心呵护。
记者看到的聘书有数件,其中包括1926年司徒雷登签署的燕京大学(今北京大学的前身)国文系教授聘书,1924年代理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签署的聘容庚为“本校研究所国学门事务员”的聘书,以及1928年、1935年国立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两度签署的聘他为“历史语言研究所通信研究员”的聘书。此外,还有解放后他被选为政协广东省第三届委员会委员的通知书。
聘书中还记录下一些珍贵的历史细节,比如司徒雷登签署的那一份聘书中便写明:“全年国币二千四百元,分十二期”,照此推算,每月的月薪是200元,在当时算是相当不错的了。历史资料记载,当时燕京大学由于得到国外充足资金的资助,可以高薪聘请各地人才,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校园中大师名家云集,成一时之盛。
省档案馆收集整理部的张凌告诉记者,容庚的手稿等许多文物、资料,早已捐赠出去,这几份聘书、奖状是家人寄托怀念的珍贵纪念物,本来是不打算捐出来的。当时他们辗转联系到容庚的女儿,两个月后,她经过深思熟虑,除了父亲画给自己的一幅画外,剩下的东西全部捐给了档案馆,并且分文不取,令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大为感动。
粤名人档案开全国先河
收集整理部主任黄菊艳介绍,省档案馆的名人档案收集,可以上溯到1996年,时任广东省省长的卢瑞华以省长令的形式,签发了《广东省名人档案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省档案馆内设名人库,作为永久保存全省名人档案的中心。入库名人的范围为:历代广东籍(包括在省外或国外的广东籍人士)或曾在广东境内长期活动过的非广东籍的政界、军界、工商界、科学文化界等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官员、专家学者和社会贤达及其他重要人物,收集的内容包括自传、传记、回忆录、文章、报告、演讲稿、日记、著作、研究成果、书画、证书、谱牒、信函以及影像、录音资料等。
这个管理办法开了国内先河,国内很多地方档案馆随后也设立了名人档案的收藏。著名劳模刘铁儿的手绘设计图。国学大师容庚早年获得燕京大学等单位的聘书。著名建筑设计大师何镜堂院士获得的奖杯、奖牌。王维宣摄
普通劳动者手稿也入藏名人库
260余位名人中最新入藏的,是现年68岁的著名建筑设计大师何镜堂院士。这位中国建筑“岭南派”的代表人物,主持设计的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大都会广场及中国市长大厦、虎门鸦片战争海战馆、华南理工大学人文馆、浙江大学紫金港新校区等都成为当地标志性建筑。最近,他将荣获全国首届“梁思成建筑奖”的檀木奖牌、政协广东省委员会祝贺他荣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水晶纪念品以及他担任广东省博物馆国际邀请设计竞赛评委时的手稿等珍贵的档案资料悉数送给省档案馆名人档案库收藏。
类似何镜堂这样的两院院士和科学界名人,还有钟南山、金庆焕、罗绍基、莫伯治、陈序经、彭加木、郭怡昌……历史名人有康有为、梁启超……艺术界名人有红线女、余其伟、黎民伟、张良……他们的手稿、著作,为人们提供了研究广东学术、文化、艺术发展源流的第一手资料。
一些广东普通劳动者的手稿也入藏广东名人库。著名劳模刘铁儿的工作笔记和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技术改进的大量手绘设计图、手稿是最全的收藏之一。当时刘铁儿刚刚评上全国“十佳”,他们便联系到工厂。短短两天之后,刘铁儿来电话说资料准备好了,搬回来一看,内容从上世纪70年代到本世纪初,跨越了整整30年。
而另一位曾经闻名全国的英雄人物安珂的从未示人的日记,也在最近被收入了档案库中。(来源:广州日报) | |
|